惠玲已經惱了我壓根不聽我的勸,我嫂子也惱她不懂事不知分寸。也就答應了。誰能想到會是這個結局呢。”馬氏也很唏噓。
雖然後來她很討厭惠玲的做派和行事,卻從來沒想過讓她死的。誰知世事無常,會是這樣的結局呢。
“好在現在你哥嫂也能清閒下來了。”老太太感嘆一句。
“是啊,總算沒有連累馬家族人,不然……。”馬氏嘆口氣。
馬氏和老太太聊了一會。又抱了抱閆哥,因剛回來需要休息一下,芷玉捨不得娘跟著一起走了。母女倆好說說話。
若兮張羅著給馬氏接風洗塵,李氏覺得沒必要都是一家人。若兮聽後笑了一聲,去請示了老太太,老太太高興的點頭,李氏這才不說話了。
若兮現在不怎麼搭理李氏,就是看孩子也讓老太太在旁邊看著,不太放心她,倒不是懷疑他下毒什麼的,而是覺得李氏不靠譜不像是疼孩子會帶孩子的人,也不敢把孩子交給她看。
二人現在是客客氣氣的,若兮不去搭理李氏,李氏也不怎麼招惹若兮,偶爾說一句半句若兮笑著應付過去,根本不接茬,李氏也沒有辦法,本身她也不是很有心計手段的人,只能自己生悶氣了。
趙嬤嬤走後李氏有些後悔了,身邊連個能說知心話的人也沒了,李氏幾次透漏讓趙嬤嬤回來的意思,但趙嬤嬤兒子進來請安說老母身體不太好,如今在家養著,冬日裡病了一場什麼的,總之就是不願意的意思。
說實在的趙嬤嬤的兒子對李氏非常不滿很寒心,趙嬤嬤對李氏絕對比對自己這個親兒子要用心的多了,可李氏最後怎麼對待她的呢?這讓他兒子特別寒心,若不是蕭琦是個厚道的主子,他都想著贖身出去討生活了。
因此不管李氏怎麼說,他都不會再讓母親進來了,伺候了一輩子,臨了被人嫌棄鄙夷,真是傷透心了,趙嬤嬤自己也不想再進來了,如今在家帶小孫子,兒媳兒子孝順的很,事事以她為主放心把孫子交給她看,再沒比這更好的事了。
如今趙嬤嬤在自家莊子上吃得好玩得高興,日子可美了才不要進來低頭哈腰的呢,又不是傻了。
李氏請不來趙嬤嬤,有些鬱悶,跟芷彤說讓若兮去把趙嬤嬤請回來,芷彤岔開話題沒答應,覺得母親真是越來越不可理喻了。
趙嬤嬤得了若兮派人傳過來的信,直接跟著小兒子去了江南了,她老家就是江南人,如今算是返鄉了,不打算回來了,父母親人的墳地都在江南呢,回來幹嘛啊!
這下李氏乾瞪眼沒轍了,到了這份上也覺出味來了,知道趙嬤嬤這是冷了心不想在看見自己了,故意躲著自己呢,一個人呢背地裡很哭了一場,如今心裡鬱結的很,孃家門不讓她進,哥嫂也不派人看她了,她連哭訴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李氏感覺到了孤寂,比以前還要難熬,以前還可以回孃家轉轉,如今也不行了,想帶著芷彤回去的,但芷彤卻說,出嫁的女子怎可老回孃家呢,她還要繡嫁妝不去了,禮物派人帶回去給外祖母了,不用回去了。
被人接連拒絕孤立,李氏有些蔫蔫的,若兮全當看不看,他是在不知道該怎麼對李氏才是合適的,只能敬著客氣著。
蕭琦還是沒有信傳回來,齊王上次來若兮派人去問過了,三皇子那邊也沒什麼訊息,不過是戰事很順利。估計年底就能打完了。
朝堂有了請立太子的聲音,皇帝並未直接拒絕,看上去好像還有戲的樣子,御史打算繼續上奏摺請奏。
芷玉嫁了,婚禮弄得很熱鬧,若兮把婚宴籌備的很是周全周到,安排的也極為細心妥帖。得到了不少夫人的讚譽。
馬氏也很高興。原本還擔心若兮會不會能的不周全什麼的,沒想到若兮做的極好,自己還沒回來的時候就第一時間請了馬家族人過來吃喜酒。鄭重的下了帖子很給臉面,完全沒有因為馬家現在的境況而高低眼,作為也是緊挨著老太太這一桌的。
這讓她心裡很感激,雖然孃家如今算是敗落了。但也不希望被人看輕了去,若兮的禮遇也讓大家覺得侯府做人很厚道講情義。原先看不上侯府做派的一些夫人們也都點頭稱讚。
芷玉三日回門的時候顯得很開心嬌羞美麗,看上去過得很不錯,這讓馬氏長舒了一口氣,母女二人在屋裡悄悄的說了不少知心話。芷玉高興地回去了。
芷玉嫁了眼瞅著就是芷彤了,若兮忙得不可開交,只能晚上抱著兒子一起睡算是個安慰了。
江南傳來訊息灝庭考上了舉人。名次排在前三了成績很不錯,學明也順利中了舉人。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