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嬤嬤好,若兮給你問好了。”若兮等母親說完了話這才上前行了晚輩禮。
嚴嬤嬤趕緊錯開一步,只受了半禮,眼裡多了幾分溫和慈愛的笑容,主動上前一步握著她的手,輕輕的拍了拍,“好孩子,我們夫人一直惦記著大小姐呢,聽說你們來京城了,早早的就讓老奴來這裡等著了。有什麼難事就讓奴才來說一聲,可別自己強撐著,啊!”
若兮眼眶微紅強忍了眼淚微微點頭,“我給乾爹乾孃還有大哥妹妹們帶了禮物,等我過了孝期再上門拜見。”
“哎,老奴一定給您把話帶到。”嚴嬤嬤瞧著多年沒見,這孩子行事越發有樣子了,真是不錯。
蕭琪在後面看的分明,眉頭一挑心說,這柳雲中還真是挺能耐的,連鐵嘴鋼牙的李侍郎也能攀上關係啊。
嚴嬤嬤和王氏又說了幾句家常話,將自家的慰問帶到,這才帶著人離開了,他們家在孝期,輕易不能隨便上門拜訪,怎麼的也要等孝期過了才行,所以李家特意來這裡等著,也是個親近慰問的意思。
大管家早就帶著柳雲文來接人了,蕭琪一直護著她們回了府,認了個門,這才帶人離開了。
若兮先忙著安頓了母親和弟弟,讓他們洗漱後吃點東西休息一下,自己才去院子裡換了衣裳,聽聽管家怎麼安排的。
“宅子裡一部分是咱們帶過來的奴才,一部分是多寶閣管事們給找的,只有個別是買來的奴才,死契都在這裡了。鋪子裡的管事們問了,什麼時候上門對賬。”劉管家不急不緩的交代著。
若兮想了一下,“三日後吧。明兒一大早你帶著王嬤嬤去李府,把土儀送過去,說一下自家的情況,順便再拜訪幾個生意上的好友,明兒我把帖子給你寫好,你挨個去拜訪一下,送上土儀。這段時間小叔叔表現的怎麼樣?”
劉管家笑了,“三少爺表現的很懂事,不懂就問跟管事們學習也很謙虛認真,府裡的事在學著弄,雖然偶有錯誤,但勝在肯努力,一點就透是個做生意的料。”
若兮聽後露出欣慰的笑容,她能用的人實在太小了,小叔叔一直養在母親跟前是親近的家人,他能立起來是最好不過了。
“那就好,讓管事們認真教,爭取三年之內要知道個大概,起碼不能讓人糊弄了去,三年後我要嫁人,孃家事事插手也不是那麼回事,他能立起來我也放心一些。”若兮低下頭琢磨著這些事,不提早想怎麼成呢。
“是,老奴也明白,您放心,我會跟管事們說的。”
“咱們如今在京城了,有好的土地田莊尋摸著買一些,最好離權貴的莊子要遠一點,咱家根基淺不要惹麻煩。”若兮不忘敲打底下人,別以為一張聖旨就是護身符了。
“是,小姐說的在理,老奴一定不忘叮囑他們。”
“下個月舍粥的計劃照常進行,名聲好了我們在京城才能更好地立住腳,去歲冬天的棉衣可放了出去?可有偷懶耍滑的?”若兮眼角一挑,露出幾分厲色來。
“您放心,別的也就罷了,這上面絕對不敢有人弄虛作假。我已經四處都查驗過了,並沒有太大錯漏,舍粥的米糧都是新米,棉衣也是自家繡房做的,用的都是好棉花,並無弄虛作假的。莊子上對佃農也算不錯,隔七八天有一回肉菜,也並無虐待之事發生,總的來說小瑕疵有膽大錯並沒有人敢犯。”劉管家來了一段時間了,裡裡外外都查了個便,心裡已經是一本賬了。
“嗯,那我就放心多了,多虧了有您在,不然我都支應不開了。”若兮放心的點點頭。
21章李家
若兮到家後的第二天就派了大管家和王嬤嬤親自上門去李家送上了土儀,言明自家守孝實在不方便上門叨擾,送上禮物表示親近之意,禮物並無太珍貴奢華的東西,都是家鄉的特產,和一些新茶,李大人很愛喝茶,也很懂茶,若兮的禮物是送到他心坎裡了。
給李夫人的則是鮮亮好看的江南各色綾羅綢緞,其中就有她準備大肆推崇起來的蜀錦,華美精緻。使得李夫人的女兒李玉玲歡喜的嘖嘖咋舌。
李家的每一個人若兮都是用了十足的心親自選的禮物,給李家兩位公子的禮物則是筆墨紙硯和孤本字帖字畫等清雅的物件。
李家與柳家頗有些淵源,李家原是靠近柳家比鄰而居的農戶,父親是舉人出身,乃是耕讀之家,柳家一開始是幹雜貨鋪,柳家父子都很會經商,走南闖北得了一次鹽引的機緣,因此而發家致富,生意是越做越順,柳家父子都是極為和善不忘本的人,富裕之後也不忘造福鄉里,扶危濟困,因此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