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的,日日抄寫佛經供奉與佛祖跟前。哎!我心疼這孩子,三五不時的請她來家做做,也散散心。這不翻過年孝期就滿了。昨個若兮跟我說了,西府主動給寫了張欠條過來,她琢磨著好歹也不能落人面子,當即就給了二十五萬兩銀票,聽說今兒一大早戶部那邊西府的賬已經還上了。老太太您府上的賬也還了吧?我們府上的賬去年東拼西湊的好容易才給還上了,要不然不定皇上怎麼怪罪呢,幸虧我們家借的銀子不多,全是為了娶而媳婦進門花費了一些,如今可算了了我一樁心事。”
李夫人自顧自的絮叨著,一點也不在乎老太太變來變去的臉色。
“我們還沒還上呢,當初不是說好了柳家老爺送八十萬兩銀子,他外公才願意跟柳家結親的麼?要不然憑我們的家世也不至於和商戶結親吧!”老太太臉色拉了下來,說話也不客氣,點明瞭柳若兮攀高枝還忘恩負義。
李夫人噗嗤一聲笑了,“老太太您糊塗了吧?世子的婚事是聖上賜婚的,柳大哥什麼時候說過送你家銀子花了?柳大哥送朝廷銀子換了個三品孺人和一份賜婚回來,送您家銀子能換什麼回來呀?這說話可要講證據的,書信為證?還是可有人證證明柳大哥承諾是送錢?自始自終都是柳大哥捐銀子給福建軍隊抗擊倭寇,和你家戶部欠銀有啥關係啊?您可別搞混了啊!”李夫人也是毫不客氣一針見血。
老太太臉色有些掛不住了,臉色青紅交錯很是難堪,卻當面又反駁不得。
柳若兮的確是賜婚的,跟安國候沒什麼關係,承的也是靖國候和皇家的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