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小說:盛寵之嫡妃攻略 作者:指環王

。”轉眼衝姜昱笑得不懷好意,那意思,二哥哥不厚道。因著袍子,嫌棄團團。

姜昱隔著霧濛濛的水氣,抬頭睨她一眼。欣慰於她的懂事,遇了這樣的事兒,竟能言笑晏晏,除他之外,屋裡無一人察覺出她的不妥。這丫頭,著實不易。

便是如此,也沒忘了糾正她的不規矩。“阿瑗,需喚小八,或是阿冀。”團團那名兒,有失體統。

學著他的樣子吃一口茶。兩人都隔著霧氣,直瞪瞪對眼,互不相讓。

姜大人撫須旁觀,還記得當日七姑娘恭賀那話。她說太太定能給添個兒子,後來應驗,便覺著阿冀與她,是投了緣的。又見那小子最愛粘她,聽七姑娘給取了個“團團”的小字,雖覺不雅,好在太太身邊陶媽媽進言,只道是姑娘給起的名兒極好,老一輩兒都說這樣的名兒,小兒易養活。姜大人中年得子,自然對姜冀多有寵愛,也就由了七姑娘叫喚。

一屋子人熱熱鬧鬧,便見姜大人跟前隨扈請見,只說是門外有兩位爺在書院的同窗,特意遣人送了年禮過來。打京裡來的,趕了許久的路,看上去很是疲乏。

姜昱放下茶盞,跟著姜楠一道出門。臨去前,回頭打量七姑娘,只見她抱回鬧騰的姜冀,笑呵呵逗弄著。目光只專注盯著姜冀,對旁的事兒,置若罔聞,似全然沒聽見“京裡來了人”。

第140章 君心似海

“郡主。侯府世子傳了信,您託他打探之事,總算有了些眉目。那小太監將東西給了宮門口一個不起眼的侍衛。世子遣人盯著那侍衛近半月,總算瞧出些蛛絲馬跡。那人極有可能是旁人安插的探子,頭上,或許是那位。”

連翹無聲吐了個“周”字兒,燕京城內,尤其得提防禦刑監耳目。也不知那些個探子藏在何處,真是無孔不入的。

幼安面色一沉,握著梳篦的指節隱隱發白。

幾年前那對東珠,如今藩邦進宮來的貓兒犬,接二連三,她再騙自己不過。不會錯的,那人心裡是有了人。難怪對她日漸疏遠。好容易在宮裡遇上,遠遠點頭招呼,錯身便過了。一點兒不念及她早早進宮,為的不過是惦記太深,管不住自個兒,想要見他一面,哪怕多看一眼也好。

她一腔真心,他視而不見,卻對別的女人如此著緊!她心痛如絞,卻不敢攔了他追問隻字片語。他非憐香惜玉之人,容不得女子在他跟前無理取鬧。

這些年,他手段越發狠戾,朝中聲名譭譽參半。多少人明著敬他,實則怕得要命。背地裡,都道他嫉賢妒能,謀害忠良。

他棄昭儀母子,一夕之間,改投太子門下。這些年,顧昭儀每每見他,真是恨不能將他扒皮抽筋,生啖他血肉的。公子丹倒是沒怎的動怒。那人本是酒色之徒,他只需照例的,供他銀票女人,公子丹便盡數收用,蔚為欣喜。兩人私交甚篤,不似有間隙。

於是他又背上個不義的名聲。而公子丹,更為世人所不齒。讀書人重節,對公子玉樞此舉,多有苛責。在街頭巷尾,漫天“背主”的討伐聲中,只太子一黨,不遺餘力大肆誇讚,揚言“公子玉樞名符其實,慧眼如炬,乃當世無雙之良才。”引來唏噓聲一片。

她日日擔驚受怕,替他憂心,想不明白他緣何如此。傳聞正因此事,顧氏族內亦是爭執不下。他之前在族中,除了國公爺,便只他地位斐然,從來都是說一不二。可自他投效太子,惹得國公爺勃然大怒,顧氏自此分作兩派,父子兩人各為其主,各自為政。顧氏驚變,只叫其餘幾家摸不著頭腦,行事頗為謹慎,不敢輕舉妄動,恐防其間有詐。

當此時,於他已是內憂外患了。可那人仍舊一意孤行,她幾番懇求,央他好歹與國公爺修好,父子兩個,哪裡就有解不開的隔夜仇。然則他不過挑眉瞥她一眼,拂一拂衣袖,扔下她立在原地。彷彿被人潑了涼水,瞬間便失了力氣。

自此,她再不敢插手他的事。唯恐自取其辱,更怕他對她生了厭棄。

好在老天有眼,感於她心誠,日日裡誦經祈願,終究在她最心灰意懶時候,竟是否極泰來了——八王爺應下她當初所求,有意與顧氏聯姻。

她不懂父王為何挑了這時候改了主意,只恍惚聽見八王爺唸叨一句“能屈能伸,大事可期矣”。便知是好話,心裡立時歡喜起來。一掃長久鬱積的陰霾,只覺那人高深莫測,原是她不自量力,被世人愚弄,險些誤他。不免又生出幾分羞慚來。

怕他看輕她,嫌棄她不通政事,瞎攪和,有違婦德。於是她受他再多冷待,也是默不吭聲,一味退讓。

譬如當下,只盼著她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