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叫她別放在心上,莫跟不相干之人一般見識。於是也搖一搖他,回個融融的淺笑。
“本也不是絕色,不怕人說。”
若論姿色,她這份顏色,在泰隆還算得數一數二,到了京畿,比她標緻的,大有人在。之前有幼安,往後還會有周安,李安。
七姑娘心寬,深知一個道理:無謂攀比,最要不得。
他深深看她一眼,似有些意外,她對女子人人都在意的容貌被人評說,竟也豁達至此。之後別開臉,繼續前行。原本牽她的手,漸漸的,穿過她,十指交纏。
“可惜,時節不對。”
他駐足,停下瞥了眼道旁迎風招搖的小花。忽而一嘆。
她順眼望過去,沒容她盯多久,又被他牽著緩緩前行。腦子裡還稀裡糊塗,怎麼這人莫名其妙,來了這麼前言不搭後語的一句。
直至午間用齋飯時,廟裡的小沙彌捧上漱口的熱水。她含一口,在嘴裡品了品,鼻尖似嗅到一縷淡淡的桂花香氣。
那沙彌雙手合十,伶俐解說道,“這是去歲攢的花瓣,曬乾了,用時煮水。平日有貴客進山,便能派上些用場。”
進廟裡上香的多是女眷,女子愛潔愛香。桂花馥郁芬芳,且能入藥,平咳止喘、驅寒,利女子月事。這廟裡的和尚倒也想得周全。
她正向小沙彌還禮道謝,眼角卻瞟見那人一手捧瓷盅,一邊睇她一眼。
她一愣,垂首望著瓷盅裡的半碗熱水,只見這用桂花花瓣煮出來的漱口水,色澤清亮,倒映著窗外投進來的光影,水面輕輕晃盪著。
剎那間,她腦中靈光一閃:小和尚提了句桂花,而他忽然瞄她?
桂花……
心裡唸叨好幾遍,莫名聯想起之前他停在道旁那句莫測高深的話來。
——“時節不對。”
怎麼就時節不對了呢?還是衝著一簇野花唏噓。
幸而七姑娘腦子好使,半晌過後,將信將疑,眨眼瞄他。眼裡帶著絲羞怯怯的期許。
“園子裡那會兒,妾身聽著,那花似入不了大人您的眼。您倒是說說,哪樣光景,方能合大人您的眼緣?”
他正用巾子抹嘴,聞言,安然抬眼,直直與她對視良久。知她後知後覺,領會他心意,他不慌不忙,面上全然不顯。一派從容,端起擺在她面前的青花瓷小碗,動手給她盛了碗熱湯。
“先用碗湯,暖胃。”
見他不接她的話,她也不惱。反倒是嘴角的弧線,高高牽起來,彎得月牙似的,越發顯眼。
順著他吩咐,她執起湯匙,嚐了兩口廟裡的青菜豆腐湯。
不錯,清香爽口,正好剮一剮長久以來大魚大肉,肚子裡堆積的油水。
“大人。”她嘴裡還含著調羹,笑眯眯看他。
“妾身學藝不精,記不得了。‘何須淺碧輕紅色’下一句是甚?”
這人,真像他的做派。
偏袒護短到令她如此開懷,傳情達意又如此若隱若現……
*******
小七長相被嬌嬌們評頭論足,顧大人覺得,女子對容貌,即便嘴上不說,多多少少還是在意的。於是十分體貼,小心翼翼的誇獎她。親們看出來沒?
世子大人還是挺務實的,沒一味犟嘴,非要把他家小七說得傾國傾城。
換了種方式,依舊誇得小七心花怒放。
第414章 隨風潛入夜(大結局上)
這趟來山寺,七姑娘沒想到,竟會遇見有過一面之緣的故人。
江陰侯夫人覃氏,攙著婢子的手,儀態婀娜,從觀音殿許了願出來,本打算下山前到後山遊覽一番,透透素日裡在府上憋著的那股子鬱氣。
哪兒曾想,燕京之地竟這般小,隨便走走也能遇上御前的紅人。
“妾身見過國公大人,見過夫人。”
“侯夫人快起。”
那人不出面,七姑娘只得代為叫起。只見他淡著個臉,全然沒有與來人寒暄的意思,七姑娘尷尬一笑,說了幾句客套話,便向覃氏道了別。
覃氏容色有些僵,半側身讓過,視線膠著在那人從背後虛虛護著七姑娘的臂彎處,眸中有淺淡的晦澀。
“堂姐?”
今日隨江陰侯夫人同來的,還有安源郡督察府嫡小姐覃家二姑娘。二姑娘正值豆蔻之齡,生來一副好樣貌,鵝蛋臉,柳葉眉。剛進京便打聽過京中需得留意的幾戶人家,這其中,自然聽聞過新冊封的國公夫人姜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