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戰場,虎牢、陳留、陳縣,最為輕鬆的就是虎牢戰場了,別看這裡有曹操和李重坐鎮,但實際上無論是戰鬥的激烈程度,兵卒的傷亡情況,還是雙方投入的兵力,虎牢都跟其餘兩個戰場沒法比。
這主要是因為虎牢太難打了,李重只能選擇最後攻打虎牢。
按照李重等人的估計,趙雲再堅守一個月不成問題,一個月之後,那就要看曹操和劉備的決心了。
所以李重打算趁著這一個月時間,再給劉備上點猛藥,別改李重挑著劉備黑不放手,誰讓劉備根基最薄弱呢!
李重的辦法就是事先商定好的,表劉備為楚王,於是陳琳帶著大量金銀珠寶,直奔洛陽去了。
別看三家打的熱火朝天,但現在誰也不敢完全無視獻帝,所以陳琳打著朝貢的旗號去洛陽,曹操也只能無奈的放行。
其實曹操不讓陳琳去見獻帝也不要緊,李重要的就是效果,按現在的話說就是炒作,一定要炒的天下皆知。與此同時,李重還讓人給蔡瑁送信,讓蔡瑁稍微和劉封走的近一些,同時暗地裡傳揚劉備要當楚王的訊息。
沒過幾天,所有人都知道一個訊息,李重上表獻帝,表劉備為楚王了。
獻帝現在也看曹操不順眼了,能給曹操添點堵,也是巴不得的,當即同意了李重的表奏。
這下子劉備軍中徹底炸開了鍋,劉備稱王一事可以說是人盡皆知。
說實話,劉備對獻帝加封自己為楚王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高興的,但讓劉備高興不起來的是,這事是李重挑動起來的,很明顯,黃鼠狼給雞拜年,李重沒安什麼好心。
但不可否認,劉備意動了,如果這次拒絕了,誰知道會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呢。
雖然劉備往後也有機會稱王,隨便上個表,也不用管獻帝同意不同意,就可以給自己製作蟒袍之類的衣冠了。可這次太名正言順了,是個人都知道,這不是劉備逼的獻帝,而是李重主動上表的。
甚至在民間還有這樣的傳言:雖說李重和劉備相互為敵,但李重依舊很敬佩劉備的人品節操,聲稱劉備乃是天下第一仁義之人。
當然,無風不起浪,這傳言到底是從哪裡傳出來的、普通人就不得而知了。
猛攻陳縣的劉備軍隊頓時變的軍無戰心,按理說劉備稱王,軍隊計程車氣應該上升才對,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各級官員和兵卒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主公要稱王了,我們是不是也該升官發財了呢,是不是該停戰幾天吃肉喝酒慶賀一下呢。
甚至還有一些善於阿諛奉承的官員已經開始準備上表了!
試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想讓軍隊一門心思撲在攻城上有可能嗎?
緊接著,李重的又一個悶棍到了,荊州的蔡瑁聲稱:有人看見襄陽郊外有白鹿降世,稻生雙禾、地湧甘泉。
(祥瑞之中,被認為最重要的是《河圖》、《洛書》,它們被載入《符瑞志》之首。祥瑞又稱“符瑞”,被儒學認為是表達天意的、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如出現彩雲,風調雨順,禾生雙穗,地出甘泉,奇禽異獸出現等等。儒學認為,這些現象出現是天對皇帝的行為和所釋出的政策的贊成或表彰。觀測和解釋這些現象,是儒者的重要工作。白鹿,白色的鹿,古代迷信常以白鹿為祥瑞。《國語·週上》:“王不聽,遂徵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宋書二八·符瑞志》中:“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
本來這事說不清真假,還有待證實,比如你到把白鹿抓到手裡啊,但流言這東西傳著傳著就變味了,沒過幾天,白鹿已經被描繪的活靈活現,鹿角上有幾根分叉都清清楚楚了。
這樣一來,劉備就不信,那也信了。
就像現在說的一句話,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還沒等劉備清醒過來,第三棒子到了,不過這棒子不是李重打的,而是來自劉備軍團的內部,關羽和張飛分別上表全劉備進位。隨即,簡雍糜竺等人也接連上表,勸劉備稱王。
外人的流言蜚語劉備可以不在乎,但內部的聲音劉備就不能無視了,更何況,隨著關羽、張飛的上表,無數官員的薦書也接踵而來。
這很正常,關羽張飛都上表了,別的官員還敢坐視嗎?你要是不寫薦書,就是不贊同劉備稱王,這和自絕於人民沒什麼兩樣。
當然也有人表示反對,比如諸葛亮,諸葛亮這人還是比較清醒的,他能看出來這件事就是李重搞的鬼。但諸葛亮真心沒什麼好辦法,難道還能說劉備不配楚王這個爵位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