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黃忠,就連李重、周瑜等人也都懊惱不已,這是一個多好的機會啊,可惜就差了那麼一點點。
魏延反應最快,眾人還在懊惱之中,魏延已經兩步竄下營寨,提刀上了戰馬,就要開啟營門去戰關羽。
魏延的動作太快了,快的李重都來不及阻止,等到眾人反應過來,魏延已經開啟了營門。在這種情況下,李重自然不能叫魏延回來,不帶自己打擊自己人的,只能囑咐魏延小心一些罷了。
趙雲卻大聲喝道:“文長,和關羽交戰萬萬不可三心二意,要麼搶攻;要麼穩守,百招之後再尋取勝之法。”
“多謝子龍將軍提醒……”魏延答應一聲,帶著人衝出營門。
魏延這次是真心實意感謝趙雲的,無論魏延如何自負,他也要承認,趙雲的武藝要比自己高,甚至兩個人的武藝都不在一更檔次上。所以魏延很重視趙雲的意見,實際上趙雲的意見也很正確。
關羽的刀勢靜如磐石,蓄勢待發,動則如雷霆萬鈞,每每能出其不意斬殺敵手。所以魏延和關羽這樣的武將交手一定要萬分小心,千萬不能心裡想著關羽刀法有沒有破綻啊,趁勢反擊之類的想法。
也就是說,和關羽這樣的秒殺強人交戰時,千萬不要發愣。
反擊當然也是要做的,打架哪有隻守不攻的,那還能有什麼勝算,但是什麼時候反擊也要做好籌劃。趙雲說的一百招絕不是瞎說,這是根據關羽的力氣推斷出來的,人的力氣總是有限度的。
趙雲往高裡估算,關羽的力氣和自己差不多,舞動那麼沉重的青龍偃月刀,也不是一件好差事,換做是趙雲自己,也就能玩上一百招上下,關羽當然也不會超過這個數字。這不是關羽傻,自己挑一個異常沉重的兵刃使用。
合適的,才是自己的,關羽的性格就決定了他最適合用這種善於突襲的重武器。呂布武藝高不?但呂布的方天畫戟也沒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當然關羽也算是一個特例,像張飛、呂布、趙雲這樣的武將,在選擇武器重量的時候,總願意尋求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