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還用問,當然是我們蘇州的唐寅”一位同樣來自江蘇的舉人自豪的說道。
“對,肯定是唐寅了。”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聽了這些人得話,朱厚照感嘆了一句“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此時的唐伯虎可是天下皆知,公認的天下第一才子,大家也都認為他必將考中狀元,就連唐伯虎本人此時也是這麼認為的,更是囂張的從老家來京城的時候公然宣稱今年他就給大家考一個連中三元讓大家看看。連中三元有多難,明朝兩百多年的科考也只出現過兩個三元及第,即黃觀、商輅。但是兩人也只是三元及第而已,還算不上連中三元,連中三元要一口氣連考鄉試第一,會試第一和殿試第一,縱觀有明一朝沒出現過一個這樣的人物,而唐伯虎竟然敢喊出這樣的口號,可見此時的他又多面自負。
“唐舉人回來了。”此時突然有人看到門外走進來一人,一眼就認出來了那人就是唐寅
“大家快看唐舉人回來了。”
“在哪,在哪。”
只見從門外走進來一個玉樹臨風、清新俊逸的青年。此時的唐伯虎剛好三十歲,正是一個男人一生中最有魅力的時候,既帥氣,又不顯幼稚。唐伯虎在江南被稱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不單單是因為他的文采,與他的相貌也是分不開的。此時就連朱厚照都不住多看了幾眼。好一個風流才子,雅人深致。
“祝唐舉人今朝高中。”
“對,祝唐舉人今朝高中。”周圍的人紛紛朝唐伯虎祝賀道,就好像此時唐伯虎已經是狀元了。
“承你吉言,到時候請大家喝喜酒。”唐伯虎也是笑著回禮,不過對別人說他必高中狀元一點也不反駁。看來他已經準備好金榜題名時了。
“劉伴伴,你看此人怎麼樣?”看著唐伯虎傲然的接受了眾人的恭維,一點也不自謙的樣子,朱厚照朝一旁的劉瑾問道。
“此人如唐之李白。空有一身好文采,卻恃才放傲,如果不改一下性子的話難成大事。”劉瑾看了一眼唐伯虎說道。劉瑾雖然在歷史上名聲不好,但是識人的本領還是很好地。
聽了劉瑾的話,朱厚照深感贊同。
歷史上就是今年唐伯虎以江南第一才子的名聲前往京城參加會試,當時所有人都以為等在唐伯虎前面的就是無比壯麗的錦繡前程,可是最後的結局卻出乎所有人預料。唐伯虎不禁沒有高中還被關進大獄了。
當時唐伯虎在進京趕考的路上遇見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徐經。徐經大家可能不知道,但他又一個子孫大家都知道,就是徐霞客。徐經也算是名人的祖先了,生了個這麼好的後代為國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徐經這個人才氣不如唐伯虎,但是財氣卻遠遠超過唐伯虎,當時徐經要求和唐伯虎一起結伴而行,並負責唐伯虎的一切費用,有這樣的好事唐伯虎當然幹了,於是兩人便一起結伴而來,到了京城之後更是住在了一起。
可惜最後唐伯虎卻被徐經害了。當年的科考只有兩個人答出了題目,這兩個人就是唐伯虎和徐經。於是就出問題了。徐經被檢舉賄賂主考官程敏證,雖然最後查實沒有賄賂程敏政,,但是徐經賄賂程敏政的家人購買考題確是事實。於是唐伯虎很悲催的被和徐經一起抓了起來。雖然唐伯虎很冤枉,但是你整天和一個賄賂準考官的家人的人住在一起,並且最後剛好還就你們兩個答出了考題,你想說你冤枉但是那也沒人信啊。
這都是歷史上唐伯虎的遭遇,不過朱厚照估計這一世結局也差不多。自己的蝴蝶效應還影響不到會考呢。雖然朱厚照也挺喜歡唐伯虎的,但是他還是不打算出手,因為唐伯虎在歷史上的名氣和他的遭遇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這一次的遭遇唐伯虎還不知道會不會達到歷史上的那個高度。就像司馬遷、冉閔、和韓信這些人,他們的成功都是與他們的挫折離不開的,朱厚照不想做幫助他消除挫折的人,他要做的是把他從火海里救出來的那個人。
沒過多長時間,會考如期進行,最後的接過還是一樣的。唐伯虎興致勃勃的等待著殿試的時候,最後殿試的名額沒等到卻等到了監獄裡。
最後結局:
禮部右侍郎程敏政用人失察,勒令退休。
徐經購買考題罪名確鑿,貶為小吏,不得為官。
唐伯虎和徐經一樣,貶為小吏,不得為官。
唯一值得唐伯虎欣慰的就是告狀陷害他的那個人也被貶官了。
可以憐的唐伯虎,稀裡糊塗的捲入了這麼一件稀裡糊塗的案子裡,最後被稀裡糊塗的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