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了。要不然無法解釋瓦剌人大量出現在色楞格河的原因,也解釋不了巴圖蒙克往瓦剌的地盤上跑的原因。如果他們沒有聯合起來,依照著他們百年來的仇視,除非巴圖蒙克想自殺,否則他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往瓦剌人的地盤上跑。
“你是說韃靼人和瓦剌人聯合起來了?”看著面前的袁啟文剛剛派來的傳令兵朱厚照不確定的問道。
“殿下,袁將軍是這麼說的。”傳令兵恭敬的說道。
既然是袁啟文說的,那朱厚照就不得不考慮這種可能性。“哦,你先下去吧。”
其實此時的朱厚照已經不想再追巴圖蒙克了。現在的情況剛剛好,對於大明來說是最有利的。如果巴圖蒙剋死了,沒了瓦剌人眼中的殺神,到時候整個漠南就再也沒有能夠抵擋瓦剌人的勢力了。先不說瓦剌人會趁機南下,到時候一旦讓瓦剌人重新佔據漠南,一統蒙古的瓦剌就會重新像也也先時期的瓦剌一樣,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所以說單單是為了留下巴圖蒙克讓他阻擋瓦剌人南下就不能殺了他。韃靼人佔據著漠南,瓦剌人佔據著漠北,整個蒙古一分為二對大明是最有利的。
其次,就從控制漠南的角度來說也不能夠讓巴圖蒙剋死了。現在的大明不可能直接控制漠南,必須扶持投靠自己的勢力。而現在的漠南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由巴圖蒙克、繼承火篩首領位置的莫日根、亦思馬因和亦卜剌四人控制著。四人都出身韃靼部落,但現在卻又互不統屬。(韃靼部落和瓦剌部落嚴格來說不是一個部落,他們只是很多同根同源的大小部落組成的兩個部落聯盟。)以前巴圖蒙克身為大汗控制著整個漠南,就連火篩、亦思馬因和亦卜剌也都臣服於他,但是現在火篩、亦思馬因和亦卜剌反叛巴圖蒙克,也就是表示三人所屬的勢力已經不再服從巴圖蒙克的統治了。整個漠南一分為四。
雖然此次巴圖蒙克被打敗,損失十六萬人,但是他卻仍然是四人之中實力最大的一個。不為別的,就因為他是韃靼公認的大汗,就因為他的威名還在。不管它損失多重,只要他登高一呼,就會有很多蒙古人攜家小來投。而火篩、亦思馬因和亦卜剌三人看似自立了,但是他們在草原上的名聲也壞了。不管怎麼樣,勾結大明攻打大汗的行為會使得他們遭到絕大多數的蒙古人的唾棄。一邊的巴圖蒙克仍然被蒙古人擁護,而亦思馬因幾人卻遭萬人唾棄。不管怎麼樣,他們都將在以後的對抗中落入下風。
不過這樣確實朱厚照最願意見到的。如果巴圖蒙剋死了,那麼三部無疑會趁機做大。到時候極度膨脹的他們就絕對不會再臣服於他朱厚照了。大明想要控制漠南的可能性也要小得多了。而如果巴圖蒙克未死,莫日根、亦思馬因、亦卜剌就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並且這個敵人還是不能講和的、實力遠遠超過他們的那種。在這總情況之下只要朱厚照使一些手段就可以讓莫日根三人投靠徹底大明。控制了他們三人,大明也就能夠間接的控制半部漠南了。
所以說現在的朱厚照已經不想再去追擊巴圖蒙克了,但是亦思馬因和亦卜剌兩人卻極為反對。亦思馬因恨不得生吃巴圖蒙克的肉,喝他的血。退兵他是反對最激烈的。而亦卜剌此戰實力沒有損失多少,本來就實力遠超過亦思馬因和火篩的他現在的實力相對於兩人來說就更加強大了。可以說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最大的障礙就是巴圖蒙克了,巴圖蒙克不死他就不能夠取而代之。面對兩人的反對,不得已朱厚照只能下令袁啟文繼續追下去,最起碼也要給亦思馬因和亦卜剌兩人做做樣子。萬一兩人因為這件事而和大明鬧翻了朱厚照就有點得不償失了。收服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現在瓦剌人參與了進來即讓朱厚照看到了機會,同樣也讓他看到了危機。瓦剌的整體實力並不比韃靼弱小,以前只不過是瓦剌內部太過腐敗無能了,所以才會和巴圖蒙克屢屢打敗仗。現在有了一個強大的瓦剌參與進來了朱厚照就可以趁機退兵了,到時候也算是對亦思馬因、亦卜剌有個交代了,他們總不會認為靠著自己這些人能夠打敗瓦剌吧。
於是朱厚照吩咐道:“去吧楊元帥叫過來。”
楊一清來了之後朱厚照和他詳細的商量了一下退兵的事情。這場戰爭打到現在也該結束了,大明已經獲得了勝利,並且糧草也不多了,是到了該退兵的時候了。不過怎麼退兵卻要好好商量一下。既不能落了大明的威風,也得讓莫日根、亦思馬因和亦卜剌三人滿意。
最後商量之後兩人決定繼續派大軍追擊巴圖蒙克,不過是隻追不打。然後就是等到瓦剌人出現的時候就可以謀劃退兵了。現在莫日根他們還不知道瓦剌也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