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平凡是真 作者:標點

把之前收集到的資料歸類整理成冊,等忙完這一切後時間已來到二零零二年的一月——研究生考試時間到了。

信心十足地參加完研究生考試,袁書芳又精神十足地開始準備寫畢業論文了。

大學近四年時間,袁書芳看的關於地震方面的資料數不勝數,中國的、國外的,大家都說地震屬自然災難不可預測,可事實是很多地方地震之後當地人就會有人回憶起地震前兆,那是自然對人類的警告,可是人們忽視了它;地震預測不是單一專業的研究,而是涉及地理、地質、物理、大氣、環境等多專業的配合,再配以現代的科研方法和科學儀器,或許成功預測地震將不再是謠言。

提起筆,袁書芳為自己的論文題目定為《論地震預測的可行性》。

五月初,因為大四畢業生該交論文初稿了,陳教授和方教授把自己的科研任務交給同事後就回科大了。兩人回來後要向學校作報告,要去北京中科院作報告,最後還要去國家地震局晃一趟,總之,等袁書芳拿回陳教授幫她修改的論文初稿已是六月初。

七月的論文答辯,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有七個人獲得了優秀,佔本專業人數的二分之一。特別是袁書芳、俞彤、張同的論文,三人論文裡提到的問題引起了參加答辯的老師的深思,那些個老師中有兩人是中科院的院士,論文答辯完後兩位院士親自邀請袁書芳三人去中科院深造。

“劉院士,王院士,我和袁書芳已經考過了中科院的研究生考試,今年八月份我們就會去貴校報到。”張同一臉傻笑,雖然已經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班,但是能得到中科院院士的親自邀請,光這份榮耀就讓他高興地快要飛上天了。

“那這位俞彤同學呢?”年過半百的劉院士親切地看著俞彤。

俞彤恭敬對兩位院士鞠了一躬,“劉院士,王院士,我今年錯過了研究生考試,明年的八月我一定會去中科院報到。”

“俞彤同學,今年八月和你的這兩位同學一起來中科院研究生班報到吧,我和王院士今天在這裡把你直接錄取了。”劉院士像個慈祥的爺爺一樣對三人笑了笑,然後和王院士輕聲說著什麼走遠。

“小彤?”袁書芳擔憂地看著雙眼失神的俞彤,小彤家裡早就為她定了親,她現在說要繼續讀研是要和她家裡人決裂嗎?

“俞彤,你一向是個有主意的人,不論你做什麼樣的決定我們都會支援你。”張同也是上海人,他的父母都是搞科研的,家庭條件很好,所以對俞彤和俞彤的家庭都有些瞭解。張同對俞彤是即同情又敬佩,同情她有那麼一個食古不化、看不起女人的父親,同情她被她父親當作賺錢的工具,同情她有錢卻體會不了普通人的自由和快樂;佩服她在那樣的環境中長大卻沒有失掉自己的本性,佩服她有一顆堅強而善良的心,佩服她在專業上的謙虛和嚴謹……想到這裡,張同突然揚眉輕笑了下,理工科大學裡一般都是男生充當領軍人物,但是在他們班上,領軍人物卻是袁書芳和俞彤,一個十八九歲的年紀卻老成穩重的不似年輕人,一個比影星還漂亮但在不熟識的人面前冷得像塊冰。兩個外表纖細柔弱的女孩,班上所有人卻對她們由衷佩服。“俞彤,從大一到大四,每次實驗都是你我、袁書芳三人一組,我希望以後的每次實驗都是我們三人一組。”

“小彤,順從你心裡的決定吧。”雖然很捨不得俞彤離開這個探秘科學的圈子,但俞彤有俞彤的路要走,“不論怎樣,只要小彤你生活到幸福就好。”

反手握住袁書芳的手,俞彤眨了眨微溼的眼眶,紅唇微勾,“謝謝你們的支援,放心,八月份我們一定會在北京的中科院相會。”

“嗯,我相信你。”袁書芳笑著用力點了點頭。

“說起來,俞彤你是怎麼想到你那個論文題目的?”現場氣氛太沉悶,張同笑著把話題轉移到了另一個方向,“推廣震前教育的必要性,是呀,現在的人們身處和平年代對各種災害的防禦心減少,別說不知道地震發生時該如何應對,就是在水災、火災面前,很多人也只是一動不動地等人來救,明明就有很多很簡單的自救方法。你的論文有理有據,而且論文裡提的建議也很合理,國家地震局及其下屬的各地監測站應該負起普及震前教育的推廣的責任來。”

聽到別人認同了自己的心血,俞彤嘴角微彎:“我也很喜歡你的那篇論文,《中國地震預則的走向》,如果真如你論文中所設想,在中國所有地震帶都設上地震檢測站,中國所有科學家都聯合起來哪還會怕什麼地震?”只是,願望雖美好卻是永遠不能實現的,因為現在的中國一點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