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慰著,“她現在才二十多點,等她生了娃娃就會懂事了。”
“希望吧。”外婆不再提楊菊英,轉而對蒲碧海、蒲碧斌道:“老四,老五,你們三哥怎麼樣,沒有生病吧,學習還好嗎?”
喝完碗裡最後一口湯,蒲碧海笑著回道:“媽,三哥好著呢,你就安心吧,等他明年給你拿回一張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外婆咧開發乾的嘴唇笑了,嘴角、額頭、太陽穴邊滿是代表幸福的皺紋。
下午,袁母推上腳踏車和蒲碧斌去竹園壩竹園中學報名了,車後架上駝著蒲碧斌住校期間需要用到的棉被、換洗衣服、飯盒、洗臉帕等物具;蒲碧海揹著小跟屁蟲袁書鈴和袁書芳一起去金子山鄉小學校報名,每人手裡拿著一顆紅紅軟軟散發著甜香的柿子。
摸摸袁母親手縫製的小花布書包,啃著香甜的柿子,袁書芳甜甜笑開,這一次她一定不辜負光陰好好學習。
022 。。。
袁書芳目送著蒲碧海一步三回頭地離開,和他一起走的還有袁母、蒲碧文夫妻,袁母送蒲碧海去學校,蒲碧文夫妻則是為了那個燒烤攤。
“圓圓,我也不知道今天晚上回不回的來,如果沒回來你明天早上一定要早點起床啊,要上學了可不能再睡懶覺。中午去大姨娘家吃午飯,不要和幾個哥哥鬥嘴,人放勤快、伶俐點,下午放學時媽媽來接你。”袁母萬分不捨地摸著袁書芳的頭,女兒第一天上學,可她卻沒有時間第一個送她去學校。
“媽媽,我曉得了,你快走吧。”袁書芳笑眯眯地推著袁母往前走。
“二姐,你快點,晚了就趕不上火車了。”楊菊英不耐煩地在前催促著。
“圓圓,我走了,要把鈴鈴看好啊。”最後叮囑了袁書芳一句,袁母小跑著和楊菊英並排而走。
“老四,好好唸書啊!”抱著袁書鈴的外婆紅著眼眶高聲喊道。老三、老四、老五都去唸書了,老二兩夫妻也要長住廣元賣燒烤,家裡只剩下外婆、袁母和蒲碧樹以及袁書芳、袁書鈴兩個小的,熱熱鬧鬧的一家子說散就散了。人才剛剛走,外婆就覺得家裡一下子都空空蕩蕩了。
“媽,快回去吧,一放假我和三哥就會回來的。圓圓,要好好上學,照顧好外婆和妹妹喲!”蒲碧海在遠方揮手。
上了公路的袁母幾人的身影很快就看不見了,站在樑子上目送的袁書芳幾人也打道回府。
“媽,老二和楊菊英也可以送老四去學校,蒲秀英去了不是多餘嗎?蒲秀英要是不走,今天就可以多一個人搬苞谷,早點收完就可以早點種麥子。”蒲碧樹這話絕對不帶有抱怨或是埋怨的意思,他只是單純的就事論事,單純地疑惑袁母明明可以不去卻偏偏要跟去浪費人力。
“唉!”外婆悄聲嘆氣,慈愛地對袁書芳,袁書鈴笑了一下後道:“蒲秀英想去看看廣元有沒有她能做的事,她想掙點錢修房子。”
袁書芳低下頭沉默不語。媽媽已經感到和這個家的格格不入所以打算掙錢修房子搬出去了嗎?嫁出去的女兒就如潑出去的水,即使媽媽處處忍讓,即使家裡累的活、髒的活她都搶著做,別人始終都認為嫁出去的女兒還住在孃家就是不應該,從而處處看不起她。
重生前的她一直活的沒心沒肺,學習不認真考了個三流大學,好不容易畢業找了份工作卻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從來沒為自己的將來規劃過,爸爸說她對不起一直為她操勞的媽媽,她當時還萬分不服氣地頂嘴,現在從頭再來一次她才知道媽媽真的為她和妹妹犧牲了多少。媽媽從來都不是逆來順受的人,可是為了有個安身立命之所,二舅母說再難聽的話她也沒和她紅過一次臉;爸爸掙回的錢讓她吃好、穿好點,可她都把那些錢貢獻出來一大家子合用;因為爸爸長年不在家,二舅母把分給爸爸的田地要了過去,媽媽還幫著種地,可那地裡種出來的糧食卻全部被二舅母送回了孃家……
想起袁母為了她和妹妹做的妥協,袁書芳咬著手指頭暗自琢磨有什麼方法能幫袁母弄到修房子的錢。這年月修房子根本用不了多少錢,幾千塊錢足矣……袁書芳走著走著突然腳步一頓,她記得他們一家離開這以前確實有修房子的打算,連房子的地基都下好了,只是後來因為什麼原因而停工了,為了什麼呢?
一路沉思著,回過神時卻發現已經站在家門前的院壩,妹妹正拿著一根木棒在地上寫寫畫畫,外婆和大舅早就不見蹤影了,問過妹妹之後才知兩人已經上山搬苞谷去了。
袁書芳一邊教袁書鈴認字,一邊繼續發著呆——他們家的房子後來為什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