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2 / 4)

小說:無奈神鵰 作者:懷疑一切

交,身子皆是一晃。 二人同出自全真門下。 內力同源,彼此內力交鋒,俱已察覺對方內力不在自己之下,暗自都是讚歎對手功力深厚,心知若不全力出手,只怕稍有不慎便會落敗。 當下各自抖擻精神。 拳打足踢,鬥成一團。

二人武功皆偏向內家柔和之道,是以鬥了半晌,旁側卻是勁風不顯,瑛姑等了片刻,見二人兀自拳腳不休,她擔心周伯通有恙,正欲上前拉開二人,忽得心口大震,一股暗勁襲上心來。 身子不由自主地倒退數步。 遠離二人戰圈。 但聞“喀喀”數聲,四周樹木斷折。 百花墜地,原來二人散發出去的陰勁早已震斷四周樹枝,此刻受瑛姑衣襟帶風所擾,方自掉落。 那瑛姑心下暗驚,方知二人功力高玄,卻不是自己所能接近的,唯有在旁乾著急。 那遠側所布樹枝陣法也早被二人內力震斷,自然破去,老頑童急切間未能想起,若不然早跳起大罵自己傻蛋,竟沒想到隔空毀去樹枝,溜之大吉。 瑛姑心下忐忑,此刻也唯有緊緊看著老頑童,心中禱告他一不能輸,二不能逃。

老頑童卻愈鬥愈是束手束腳,空明拳堪堪使完,卻是落於下風,心下暗自讚歎:這小子莫非是師兄投胎,怎地如此厲害?他卻不知曉,周志重數年來這武功中“柔”之一道已達顛峰,老頑童的空明拳雖是自創,卻也不脫全真武學範疇,周志重當年在長江舟上也已悟出其理,以有心算無心,老頑童自是落了下風。

再斗數招,老頑童連遇險招,斗的掌法一變,左掌斜劃個半圓拍出,一擠一按,正是一招“空屋住人”,右手卻是握拳轟出。 霎時勁風大作,周志重左半身衣衫髮絲獵獵,大驚下後退了一步。 老頑童此時左右同時進擊,使得正是獨創一格地“雙手互搏”之法,猶如兩個老頑童分身同時夾擊。 老頑童一改柔勁,左手空明拳,右手卻是九陰真經中地“大伏魔拳法”,陰陽並舉,剛柔並濟,立將局面扳平。

周志重與老頑童翻翻滾滾鬥了數十招,但覺對手奇招異式層出不窮,不由大是佩服,心知這老頑童功力高絕,若想在武功上壓他一頭,只怕難得緊,不由想起原書中楊過是提到他兒子方才令他回心轉意,便有心罷鬥。 當下鬥得兩招,周志重揚聲道:“老頑童,你……”胸口忽的一滯,氣息險為之斷絕,竟是說不出話來,大驚下忙發掌反擊,方自將老頑童勁力逼了出去,卻是不敢再言。

原來這二週比武卻與旁人不同,周志重武功已至化境,先天功氣機牽引下,外力斷難進逼,是以雖在激鬥之中卻是無礙吐氣說話。 只是周伯通與他內力出自同源,二人同宗,功力此消彼長,周志重氣息略分,老頑童地內勁便循著縫隙逼將進來,險些令周志重吃了個啞巴虧。 周志重原想停手解釋,此時卻無法脫身。

激鬥之中,周志重心神略分,忽覺面上微風颯然,忙低頭躲避,但聞“咯”的一聲輕響,頭上束髮道簪被老頑童掌風擊為兩截,想到自己在海濤之中苦練數載,今日面對這皓髮老翁激斗數百合竟是絲毫搶不到上風,胸中豪氣突生。 大喝道:“老頑童,雙手互搏果是不凡,你且接我幾招‘上善若水’功試試!”

老頑童性子雖是比常人通直,卻並不傻,昔年在終南山也曾隨師兄王重陽讀過道家經典《道德經》,知周志重此功乃是從中化出,他的空明拳也是出自其中。 是以聞言大感興趣,反倒手上略緩。 暗暗運勁,以待周志重地石破天驚。

周志重雙手攏袖,卻是不戰自退。 老頑童受其氣機牽引,不由自主踏前一步,發掌擊向周志重面門。 只是掌到之處卻是落了空,天地靜寂,鳥蟲未鳴。 老頑童心生玄妙之感,眼前周志重似乎近在咫尺,正欲發力追擊,忽心生警示,真氣上行眉宇,神智一清,脫出圈外,喝道:“這是什麼武功?”周志重道:“這是我若水功的第一招。 叫做‘眾妙之門’!”周伯通大笑道:“好一個‘眾妙之門’,老頑童險些著了道。 ”周志重笑道:“師叔祖你也了不起。 ”

周志重這套“上善若水”功,一共十三招,乃是自大海狂濤中練就,各人根基不同,他與楊過所習便大相徑庭。 與楊過那剛陽的路數截然相反。 這第一招“眾妙之門”便是全套武功的總綱,正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數年與海潮地抗衡,令周志重護體真氣形成了強大的氣場,配合這創自《道德經》中的武功,竟能將老頑童這等高手引入那玄之又玄地境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