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為不同。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啊,即使是身體被幾把長劍刺中,也仍然頑強地進行著戰鬥,真個就是以一當十,英勇頑強之極啊!跟這樣的一支軍隊作戰,即使是自己的那一支以英雄頑強而著稱的部隊,此時卻都變成了一群羔羊,沒有了一點兒的戰力。
最後,那章邯雖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同時,也給予了敵軍以極大的殺傷,可是,卻仍然沒有能夠取得任何的進展。而此時,項羽的主力四十多萬部隊,也開始了向著圍困著鉅鹿這城的那一支王離的秦軍,開始發動最後的攻擊了。由於項羽的楚軍,在此之前都已經只備了三天的口糧,並且,把過漳河的艦隻都毀掉了,甚至連做飯的鍋體也都毀掉了,也就意味著,除了獲得勝利之外,是再也沒有任何一條路可走了。不是勝利,就是死亡。
於是,所有的楚軍將士都拼命殺敵,以一當十,作戰極為勇敢。而那王離的部隊,也從來沒有跟這樣的對手打過仗,所以,乍一交手,便很快就處於了下風。就這樣,項羽指揮著他的那七八萬大軍,連續跟那王離的部隊打了九場戰鬥,結果是全部獲勝。而透過這九場戰鬥,基本也奠定了項羽最後取得總的勝利的基礎。
項羽心裡很清楚,在南面,也就是自己的部下英布和蒲將軍二人所防守的那些從章邯軍手裡奪取過來的那些節點,雖然能夠防得住一時,可是,卻並不能防住太長的時間。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畢竟那章邯還有著更強大的兵力還調集過來。其實,章邯是一邊攻擊著那些節點,一邊從自己的總後方不斷地向這裡調兵遣將。一旦那章邯把大軍調遣得差不多了,那麼,英布和那蒲將軍就算是再能打,那也是一個白搭。畢竟,戰鬥還是以實力來決勝負的。
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項羽才在范增的建議之下,跟圍困著鉅鹿之城的王離的部隊,進行這種速決戰,越快越好。同時,由於那王離的部隊,只是在城外對鉅鹿之醜進行圍困,所以,他們相對來說,也並沒有多少的堅壁硬壘可以依靠與憑藉,所以,攻擊起來,幾乎不必去考慮那種攻城的方式。
而如果是攻城的話,那麼,很有可能,你即使再驍勇善戰,也未必就立刻見效,很快把那城池給攻打起來。因為如果那守城者真正下定決定誓死而守的話,那麼,他們憑藉著那堅固的城牆和工事,憑藉著那種從上而下的攻擊優勢,用箭矢,用滾木雷石,便可以輕易地將攻城之軍擊退。而且,即使是用少量的兵力,也可以守住一座城池。
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是,那王離的部隊,也是無險可守,無工事可依,純粹的,就是一種兩軍於荒郊野外的糟遇之戰。而這樣的戰鬥,一來看指揮著的變通與陣法,二來看作戰兵士們的作戰英勇程度。古語說的好,兩軍相逢,勇者勝。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九戰九捷,也極大的鼓舞了項羽及他手下的所有將士們的信心,於是,拼殺起來,也更加地勇猛頑強,一個個都如同是下山的猛虎一般,一見到敵軍計程車兵便興奮,而與之相反,那些敵軍計程車兵們,一見到了項羽的那些殺紅了眼的兵士們,卻紛紛而退,就如同是老鼠見了貓一般。而項羽的部卒們,則是越戰越勇,越勇越戰,最後,項羽的部隊完全摧毀了王離軍的甬道,以及那些營寨和堡壘,直到把王離以及他手下的幾個將領蘇角、涉間,全部都殺死了。項羽此戰,最後是大獲全勝,幾乎全殲幾倍於自己的那些秦軍。一見到敵軍計程車兵便興奮,而與之相反,那些敵軍計程車兵們,一見到了項羽的那些殺紅了眼的兵士們,卻紛紛而退,就如同是老鼠見了貓一般。而項羽的部卒們,則是越戰越勇,越勇越戰,最後,項羽的部隊完全摧毀了王離軍的甬道,以及那些營寨和堡壘,直到把王離以及他手下的幾個將領蘇角、涉間,全部都殺死了。項羽此戰,最後是大獲全勝,幾乎全殲幾倍於自己的那些秦軍。
而就在戰鬥進行的過程之中,那些其他的諸侯國將領們,則只是仍然沒有出兵,而是堅守在自己的營寨之中,觀看著項羽軍跟王離軍的決戰。在他們的眼裡,這項羽就是一個十足的傻蛋,就這麼七八萬兵馬,就要去跟人家有著數倍於己的兵力的王離軍作戰,那豈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去碰吧?真是不知道天高與地厚了。
甚至,有的諸侯國軍的首領們,在項羽率領著自己的部隊,全力拼殺的時候,自己卻跟沒事人似的,在自己的營帳之中飲酒作樂,似乎外面正在進行著的,並不是一場戰鬥,而是正在上演一場戲。他們願意的話,便可以探出頭去看一看。而如果自己不願意的話,就仍然躲在自己的營寨裡飲酒,而至於那項羽軍的勝利與失敗,那跟自己又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