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所著,作者已經失傳不可考。”
“哦?果真有這麼一本書冊?老夫原以為,這世上再沒有人比我收藏的兵書多了,沒想到,到底小覷了天下人。可否將那三十六計說來聽聽?當然,如果是秘傳……”
蕭銳擺手熬:“不是什麼秘傳,恩師說過,學問就是為了傳承,故步自封是不對的。兵法事關重大,需謹慎傳之,但也不可敝帚自珍。”
老李靖深以為然,暗道高人!自己幼年師承舅舅韓擒虎,開隋九老之一。後來舅舅故去,一身傳家的本領,連帶兵書收藏,全都留給了自己這個外甥,也是一樣想法。
蕭銳試著將三十六計娓娓道來,老李靖聽得津津有味,時而拍手稱讚。
“不錯不錯,當得一部實用的好兵書。令師高人!”
蕭銳卻搖頭說道:“依晚輩看,此書差孫子兵法遠矣。只可當兵法入門之用,如果生搬硬套,就落了下乘,早晚要吃大虧。兵者詭道也,講究的就是個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活學活用。用在計中,成敗卻在計外。”
老李靖大笑點頭,“好!好一句成敗卻在計外,你小子果真是個天才,讀書而不執於書,如你這般年紀,我不如你。別去那什麼工地了,我跟陛下請命,調你來兵部吧。”
啊?我這……
蕭銳撓了撓頭,“您就不怕我是紙上談兵?”
“那你是嗎?”老李靖戲謔反問。
完了,被拿捏的死死的,蕭銳實在頂不住,只能告饒:“工地還有幾個月就完工了,您容我幾個月。”
緩兵之計!小傢伙,你以為是我的意思嗎?是陛下的意思,我只不過是個來探底的,陛下負責探你的忠心程度,我來探你的本事深淺。
李靖沒有點破,二人就在書房熱烈的討論兵法案例,一問一答貌似考校,實則卻是在討論,許多蕭銳的看法和見解,能讓老李靖都眼前一亮。
這邊尚書夫人紅拂女也訪友回來了,李勝男提出了頭簪圖紙的事。
“好狂的小傢伙,既然他這麼有心,那這份圖紙就當做你的嫁妝,送他了。”紅拂女很好奇,蕭銳是唯一見過暴雨梨花的人,見過之後還有信心仿製,他哪裡來的自信?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