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西北傳來訊息,說西突厥可汗莫賀咄,親自帶領著使團,正在趕來長安的路上。按照路程計算,現在估摸著已經過了靈武,再有十來天就到了。”房玄齡來報說。
李二不解道:“西突厥的莫賀咄?他來長安作甚?”
“和親!”
什麼?
李二現在聽到和親兩個字就頭疼,剛趕走吐蕃一夥子人,現在又來個西突厥?而且還是莫賀咄親自前來?朕有多少女兒夠外嫁的?這麼上趕著當我女婿?
房玄齡介紹道:“早在貞觀元年的時候,西突厥就曾派人前來和親,但被頡利派人攔路阻止了。現在頡利覆滅,西突厥也被莫賀咄一統,他們來和親不奇怪。”
李二嘆息道:“房卿,朕是捨不得女兒外嫁的。有什麼辦法推了這件事嗎?”
思考了一下,房玄齡開口道:“要不……再請侯爺出馬?”
李二無力的說:“再讓那小子去把人打一頓?傳出去,我大唐的聲名豈不是全毀了?”
房玄齡笑了,“不,陛下大概是忘了,當年侯爺千里襲王庭,借道西突厥,從玉門關回國。”
“那時的西突厥還是一盤散沙,被頡利壓得喘不過氣。是侯爺帶著三千鐵騎支援莫賀咄,讓他從一個小部落的首領,做到了西突厥的新任可汗。現而今我大唐滅了頡利,威壓四方。莫賀咄雖然一統西突厥,實力壯大不少,但想來不敢捋我大唐的虎鬚。”
“見了侯爺,莫說他一個西突厥可汗,就是當年的頡利,也要掂量一下。”
聽到這裡,李二稍稍放下心來,點了點頭,“那就讓他去試試吧。”
房玄齡:可是侯爺還在禁足。
李二笑罵道:“告訴他,吐蕃人已經走了,他小子就別再演戲了,裝模作樣給誰看?”
房玄齡也哈哈大笑了起來。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快步走了進來,“陛下,情況不太妙,玉門關來報,說高昌國太子鞠智盛帶著禮物和使節團正在來的路上。按照腳程計算,再有半個月就到長安了。”
高昌?這不年不節的,他們來作甚?
“和親!”
什麼?
李二憤怒道:“他們這是商量好的嗎?接二連三的來和親?朕有那麼多女兒外嫁?讓他們滾回去!”
長孫無忌跟房玄齡對視了一眼,同時勸道:“陛下三思!”
“怎麼?你們是同意和親?”李二不滿道。
長孫無忌連忙解釋:“當然不是,我們當然反對和親。陛下,此事有蹊蹺,往常即便是有和親,也是多年不見一次的,最近一段時間,周邊小國竟然同時趕來和親?即便是他們真的有這個意向,也不該這麼湊巧的同時來。”
房玄齡點了點頭,“說他們不是約好的,怕是沒人相信。可他們之間相隔很遠,且未必和睦,這種事如何約好?”
長孫無忌:“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有人在背後算計!”
房玄齡:“不錯,而且可能是我大唐的人!”
<center></center>
聽完兩個智囊的分析,李二面沉似水,他也想到了,事出反常必有妖,這是有人要在背後捅刀子呀。
長孫無忌勸道:“陛下,只有讓這幫牛鬼蛇神都來,把他們湊到一起了,我們才有機會找出是誰在幕後使壞。”
點了點頭,李二叮囑道:“去告訴蕭銳,好好禁足反省!”
二人笑了,這哪裡是讓他禁足?分明就是讓蕭銳趁著禁足的幌子,暗中調查。
既然是有人暗中謀劃,那就不可能僅僅西突厥和高昌。兩天不到,東北傳來訊息,高句麗王特使淵蓋蘇文、百濟國王子扶余義慈都在來的路上。甚至那吐蕃人賴賴巴巴,一直就沒真的離開。
李二徹底怒了,一定要查出是誰在暗中搞事情。
蕭銳也感覺很奇怪,幕後之人不長腦子嗎?皇帝根本沒有適齡的公主好不好?哪怕是長樂公主也還差一歲呢。
大朝會上,各國使臣聚齊,紛紛表示了求娶大唐公主、以穩固跟大唐睦鄰的友誼。
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上趕著做你女婿,是為了穩固兩國關係,你能說什麼?而且人家的姿態放的很低,比如說百濟,直接就說日後兩國可以父子相稱,臉都不要了,你能挑出不是嗎?
“要說各位千里迢迢來求親,公主嫁給各國王子或國主,也是門當戶對。可是,朕沒有適齡的公主嫁給諸位。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