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了片刻,蕭銳提出了質疑:“當年的我雖然年幼,但總算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五姓七望資助錢糧之事,怎麼沒有聽說呢?只知道晉陽起兵之後,平陽公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關中,拿下了長安,繳獲糧草無數,從而招兵買馬實力暴漲。”
崔守真點了點頭反問道:“拿下關中之後呢?李唐勢力急速擴張。最後三足鼎立,長安李唐、洛陽王世充、河北竇建德。我們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下注的。”
蕭銳明白了,“清河崔氏地處河北,滎陽鄭氏地處洛陽地界,最終你們卻押寶李唐。可真夠膽大的,所以這件事足夠隱秘,外人不知。那為什麼是太子建成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個時候,秦王已經聲名鵲起,手底下兵精將廣,似乎更有潛力吧。”
崔守真沒有說話,而是就這麼看著蕭銳,似乎帶著考校的眼神。
蕭銳也沒有催問,而是陷入了沉思,他把自己代入角色,代入五姓七望的立場,為什麼選了太子建成,而不是秦王李二?
是文武之分嗎?不太像啊,雖然秦王能打仗,但太子建成也是領過兵的,打仗還是靠手下的兵將……對了,手下兵將。
“是因為庶民和士族?”
“當時秦王收羅天下英才,謀士如雲、武將如雨,其中班底一半都是寒門庶民出身。你們害怕支援了他,將來他做皇帝,會鼓動寒門崛起,到時候打壓士族階級?”
崔守真撫掌讚道:“不愧是冠軍侯,天下第一才子,名不虛傳。果然才思敏捷難不倒你。不錯,正是此理。押寶李唐,是因為我們考量過天下形勢,覺得李唐勝算更大。”
“在這之後,才是想辦法讓李唐支援士族門閥。每次政權的更迭,都是權力之爭,新的貴族取代舊的貴族,歷朝歷代都是如此。而五姓七望之所以能夠傳承不絕,就是因為會下注。”
蕭銳恍然大悟,“懂了。當時的機會很好,三方鼎力,李唐還不是最強的一個。只有滅掉洛陽王世充,才有跟河北竇建德一決雌雄的機會。他們也亟需外援。”
“可你們最終還是失算了,沒想到會有玄武門,最終還是秦王坐了天下。”
“不、不對,即便沒有玄武門,你們也未必會成功。太子建成也不是庸才,可以說李唐的四個皇子,個個人中龍鳳,都不是池中之物。即便是他坐上位子,你們想讓他老老實實當傀儡,受你們擺佈,也不可能。”
“別忘了,如果說士族對庶民的鬥爭,那李唐隸屬關隴集團,一樣是士族出身,有沒有你們的支援,他都應該代表士族的利益。”
“可偏偏他們沒有。因為無論是誰做了皇帝,身份立馬就會轉變,變成維護自己統治地位,什麼士族、什麼庶民,全都是自己要掌控的力量。”
“士族門閥太旺,自然要利用庶民寒門來打壓。”
“這一點,哪怕是個無才的庸主都會選的。”
崔守真點頭說道:“不錯,你說的一點不錯。所以我們除了聯姻這一層之外,還加了一個小人賭注。”
<center></center>
“另外還有約定?”蕭銳驚訝,說完就想打臉,我真嘴欠,今天知道的秘密似乎有點太多了,不好消化呀。
“呵呵,是啊,我們跟他要了一張借條。”崔守真回憶說道:“一張李淵、李建成署名的借條。秦王並不知道。”
“有了那張借條存在,皇室就永遠欠我們人情,哪怕不支援我們,也不敢太過。”
“你以為當時的秦王在前線所向披靡,是因為他很強嗎?不,也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後勤。太子建成此人仁厚,不太在意外界傳言的虛名,為了支援弟弟打贏戰爭,犧牲很多,扛起了許多壓力。”
“世間都在傳言說,大唐江山一半是秦王打下來的。說道沒錯,但那另一半的功勞,就是太子建成的。這一點,當時的秦王或許不懂,但今時今日,想必他早看懂了。”
“可惜啊,太子建成死了。世間少了一個人物,而那張借條,也隨之埋入塵土,太上皇和我們,全都默契的沒有再提起。”
“自那以後,我們就一直防備著朝廷的打壓。天下太平,五姓七望的人只做官,不願再跟皇族有牽涉。”
呵呵,李二當然什麼都看懂了,所以他才夜夜睡不踏實,真的是因為冤魂索命嗎?不,是因為他內心對大哥李建成的愧疚!帶著這份愧疚,他才夙興夜寐,立志要把國家治理到完美,好向世人證明,自己做皇帝,一定比大哥做皇帝乾的更好。
似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