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會,才不到一百四十個字而已。推特是一個社交工具,也是一個交流平臺,但我喜歡使用它的理由並非是為了交流和社交之類的,其實也有一點啦,但更多的是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
“警示的作用?”
重複了一遍,藤木監督繼續說道
“是的,就是警示的作用。將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發上去,透過推特告訴別人,即便是自己刪除了那條推特,也被別人看到了,無法收回來,那樣一來就只有一個選擇了。認真的去做,不能夠後悔,也會為自己的發言和行動負責,讓所有人監督自己,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還真是有些意外,本來見到藤木監督收起手機就很意外了,聽到使用推特的原因就更加的意外了。
“藤木監督在這個方面還真是厲害。”
“那是當然的了,好了,既然已經到了車站,就在這裡分別吧,下一次記得把你身邊的女孩子也帶來哦。”
“我拒絕。”
“真是小氣的年輕人啊。”
藤木監督坐上了計程車。
“那麼這一次就把大家的佐佑老師的軼聞發上去吧,比如說喜歡的可愛的男孩子什麼的。”
“給我住手! ”
“你一嚇我就發出去啦!”
“那就刪掉。”
“被轉發了啦!”
你這個傢伙。
佐佑認為即便是藤木監督給了自己警示和責任感,還是有些東西本身無法改掉的,這就是奇怪的人的奇怪的性格啊。
世界上的角色,還真是豐富到了讓人困擾的程度……(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綜上所述他們不會感到意外(上)
在自己遇到的所有人裡面,佐佑第一次在意的人無非就是工作上的那位女上司了。
這可不是說明佐佑對那位女上司有著一定的好感,只是極為單純的對這位有些與眾不同的人提起了興趣而已。
就像是行走在大街之上突然遇到了一個cos play的人一樣,對於這種特立獨行的人,無論是誰都會感到在意吧。
說白了,就是普通人對特殊人的憧憬,亦或者是嫉妒和厭惡之類的情感,總而言之會變得十分在意那樣的人。
與眾不同雖說談不上一定是好事,但是在某個方面能夠讓別人更加的瞭解自己,也就是凸顯自己性格的意思。
比如說以‘在下’自稱的三千流小姐,以‘小女’自稱的朝倉小姐,叫自己‘少年’的落折,這些人都跟常人有一種很明顯的差別。
差別,可是也不一定說是差別,應該是有著比常人多一個特性的感覺吧。
名字能夠代表一個人的性格和思維方式,佐佑認為這一點是正確的,正如自己的名字‘佐佑’一樣。
諧音就是‘左右’,忽左忽右,搖擺不定,為此自己才會對自己苛刻,極力改正這種不好的習慣。
但習慣之所以會稱之為習慣,那是因為習慣難以更改,也無法立刻的調轉過來,為此當‘對一件事情感到習慣’的時候,就說明那件事情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
在佐佑看來,習慣本身具有的意義不是代表一個人做事情的規律,而是如同名字一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像是伊夜總是帶著防身武器的習慣;九實總是保持著一定警惕性的習慣;這些都是代表了她們性格的習慣。
佐佑談起這些的理由,無非就是想要透過思考,看看自己是否瞭解那些人罷了。
是否瞭解學霸小姐;是否瞭解伊夜小姐;是否瞭解落折小姐;是否瞭解海城;是否瞭解林璇;是否瞭解其他人。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談以及相互瞭解,只有這樣才可以根據對方的喜好、習慣。甚至是細微的行動方式來展開自己這邊的行動。
想要做到最好,就只有先了解對方。
可是回想起以前的劇情,佐佑並不覺得自己有跟他們進行過什麼深刻的溝通,大部分都是自己一廂情願的伸出了援手之類的。
不對,不是自己伸出援手,是自己推了一下他們而已——能夠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佐佑從頭到尾都在到處奔波,可是這樣的行動似乎並不具有什麼重大的意義,反而是讓佐佑擔任了無數次的見證人。
從頭到尾,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如此。
真正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像是小說中那麼有趣和充滿各種奇蹟。對於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似乎都顯得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