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3》的開發方向上產生了分歧。此時距離二代資料片《毀滅之王》的發售已有四年時間,一直未曾對外公開的《暗黑破壞神3》究竟開發到了怎樣的進度?
第三百八十章 內奸?背叛?
2005年4月27日,一名捷克的音樂師寫信給暗黑愛好者網站diabloii【炫|書|網】,稱他參與了《暗黑破壞神3》音樂的錄製工作。他在信中寫道“我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名音樂師。我最近去布拉迪斯拉瓦(編者注斯洛伐克共和國首都),與當地的廣播交響樂團一起為《暗黑破壞神LLL》錄製了音樂。我沒在那兒看到暴雪的工作人員,不過作曲家(馬特烏爾曼?)在哪兒,指揮家是柯克特雷弗。。。。。。音樂的網路同《暗黑破壞神2》資料片很接近,主要是基於瓦格納的樂曲。《毀滅之王》中第五幕的許多段子直接取自瓦格納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tniatanandlaolde)。而這次《暗黑破壞神3》的音樂風格則更接近瓦格納的另兩部歌劇《羅恩格林》(lohengnin)和《齊格弗裡德》(sieglnied)。”這名捷克樂師演奏的是打擊樂器,他在信中署了真名。後來有玩家發現。《暗黑破壞神》二代的音樂就是由布拉迪斯拉瓦的這支交響樂團演奏錄製的。
如果這封信的內容屬實的話。那麼說明在暴雪北方被關閉之前,《暗黑破壞神3》已經有了較高的完成度。在去年5月旗艦工作室舉辦的首屆“社群日”上,前暴雪北方的一些老員工也證實了這一點《暗黑破壞神3》的許多內容在2003年“四大佬”離開暴雪北方之前就已經完成,但在2005年暴雪北方關閉之後,整個專案被全部推翻重做,一切不得不從頭開始。
為什麼暴雪總部會全盤否定暴雪北方之前開發的那個版本?那個版本空間是怎樣的?這到現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曾參與開發《暗黑破壞神2》及資料片的前暴雪北方美術本布斯近日在談到他對《暗黑破壞神LL》的觀感時。透露了當時的一些情況,或許可以作為一種解釋。他說“暴雪北方的一些夥計當時非常熱切地希望對遊戲作出激進的改動,不過我覺得還是現在這種緩慢的進化比較好,我能理解那些希望嘗試新鮮事物的人,不過偏離已有的成功模式,可能會讓結果變得捉摸不定。”
或許是過於激進,或許是過於保守,又或許是設計得不夠有趣,總之。暴雪北方四年來的工作成果被統統否定。
關閉暴雪北方後,暴雪總部重新組建了一支團隊,從零開始。《暗黑破壞神》目前的幾名核心研發成員,首席製作人凱斯。李,首席設計師傑。威爾森和首席世界設計師菜昂納多。波伊阿斯基,都是在2006年1月才被招入暴雪,藝術總監布萊恩。莫里斯羅雖然2002年就加入了暴雪,但之前他一直擔任的是《魔獸世界》的高階美術。可見,《暗黑破壞神2》現在這支研發核心是由暴雪的新人和暴雪總部原有的老人組成的一支混編軍團,原暴雪北方的核心人員所剩無幾。而今天我們看到的這款《暗黑破壞神3》,實際的開發時間不過兩年多而已。
《暗黑破壞神3》並非第一款被暴雪否定的遊戲。1996年,開發了一年的《星際爭霸》被推翻重來,2000年,《魔獸爭霸3》經歷了一次大幅改動。因質量達不到要求或是落後於市場而被取消的遊戲則更多,08年2月舉行的ELCE峰會上,暴雪創始人之一,產品開發執行副總裁弗蘭克,皮爾斯在介紹暴雪的成長曆程時,披露了過去17年被暴雪取消的八款遊戲,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1998年被取消的《魔族王子》。儘管《魔族王子》當時距離完工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但考慮到冒險解謎遊戲的市場已經嚴重萎縮,加上游戲的3D化趨勢,暴雪最終還是忍痛割愛。
《星際爭霸》曾被暴雪稱為是“最漫長和最痛苦”的一款遊戲,不過現在看來,這一頭銜恐怕要讓位給《暗黑破壞神3》了。這倒也未必是壞事,開發《暗黑破壞神》一代的時候,暴雪除了資助禿鷲30萬美元的經費外,還提了一個建議——將遊戲從回改為即時制。正是這次改運,成就了《暗黑破壞神》的經典。
2005年底,暴雪的一名離職員工克里斯。哈格里夫斯在《魔獸世界》某非官方網上披露了暴雪開發中的一些遊戲的訊息,《暗黑破壞神3》也在其中。據說暴雪內部每半年就會組絹全體員工一起參與“邊看邊聊”的活動,各小組會展示正在開發的遊戲,然後大家暢所欲言。
哈格里夫斯稱自己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中見到了《暗黑破壞神3》的畫面,他說“三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