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楚,前世她是在鄉里上學,現在這年年齡還是上小學,蒸飯,骨頭湯一毛錢一大勺,酸菜湯一毛錢兩勺子,那個時候的李玉家裡根本就沒有零用錢,一個月都有可能只能拿到一毛錢,還跟弟弟一個飯盒一勺子,不然只能帶著油鹹菜去下飯,好多時候,為了不幹咽,李玉寧願走個半個小時以上的路回家吃飯。即使因為家裡婆婆忙,只有兩碗早上留下來的剩稀飯下泡菜。
這種情況並不是李玉一個人,而是在學校大部分同學的情況都是這個樣子,而李玉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一世的她們,竟然已經看不上五毛錢了!呃……好似她也一樣!看樣子,李家壩的生活果真好過了不少啊!從小孩子身上就可以表現出來,一般情況下,不管是任何父母都不願意苦著孩子們。
她家這位堂伯孃啊,還真是……看樣子整個李家壩對她不瞭解的人恐怕是沒有,李豔的話其實李玉也非常贊同,要不是她是親戚,她還真不想去,不說錢不錢的話,僅只是大冬天的要她晚上出門就已經夠讓人痛苦了,如果再加上一個不識好人心的人,隨時可以翻天覆臉不認人的話,恐怕不管是哪個,也不會去吧。
眼看天都黑了,一大路人沿著水泥路再次走向舊村而去。
其實李玉這位堂伯孃的家距離李芳家也不是很遠,但是不要看兩家是親戚,其實往來不是很多。兩家甚至還頗有嫌棄呢!
據李婆婆說,恩怨還要從她們那一代說起來,話說那個集體制的時代,賺的是工分,分的是糧,吃不飽肚的屬於正常情況,卻有那麼一年,李婆婆家裡種了一塊蘿蔔,那蘿蔔長了一地綠油油的蘿蔔櫻子,當時剛好到了分糧的時候,李大婆卻去集體中言,說這一地蘿蔔櫻子就夠李婆婆家裡吃一年了,還有得著分糧嗎?
那個時候糧本來就不多,集體還巴不得少分一點呢,誰不為自己家想,就為這一句話,李婆婆家那一年的糧食就這麼沒了,把李婆婆氣得哭了起來,兩個大人帶了五個孩子怎麼靠這蘿蔔櫻子養活啊,並且,農村人誰不知道這蘿蔔櫻子帶點細毛,味道又衝,怎麼能靠著它養活人呢。
兩家人的怨就這麼結了下來,就算後來分了土地,兩家人雖然不像仇人,但是平常沒必要的情況下也不會湊在一起,看到了打兩聲招呼就好,沒看到也不會湊過去。再加上能真正維持兩家關係的男人又死了,關係也就更加淡薄了,按照李婆婆的說法,要不是看著她們家是親戚,照規矩去吃酒席紅包要比別人包得厚的話,恐怕人家理都懶得理她們。
發生那事的時候,李大伯都不小了,畢竟,他是家裡最大的孩子,都開始記事了,怎麼可能會對這位‘親戚’沒有怨呢!所以,即使這些年來,李大伯家靠近她有很近,但是兩家也少往來。
進老村的這條水泥路跟土地廟那邊的主道不同,它是彎彎拐拐的,修的時候費了不少事兒,要繞過堰塘,不能跟人家田裡過,還有水渠,這家想要靠在它邊上,那家想要它透過它的地邊,又不想佔地,反正啊,當初修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勁,本來一條直路硬是給李家壩的人修多出來差不多百分之一的距離。
不過,幸好,這樣一來,還真是讓大家方便了很多,而李大婆家裡就是沿著這馬路一直走,她家比起李芳家還恐怖,剛好,二房的墳山就在她家後面,李玉的爺爺,祖爺爺,祖奶奶,大爺,么婆……這些已經死了的長輩全都埋在這裡呢。算是她們二房的祖墳了!
餘偉奇一看到又要跟墳山過就有點毛毛的感覺,故意假裝不經意家都到人群中間,才不跟剛才那樣,走後面。李玉好似發現了自家哥哥的小小心思,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為防止餘偉奇惱羞成怒,倒沒有出言笑他。
“你們壩裡咋個這麼多個墳山啊?捱到芳兒家那裡又一個,剛才路上還有一個,現在這裡又是,看到死人住的地方比活人都多了!”墳山一看就是連成一片的,看起來震撼,而住的人家呢,大家一般都得靠得比較遠,顯得稀稀拉拉的,難怪餘偉奇有那麼一說。
“當然是死人多,你也不想想,我們李家壩多少年了啊,這墳山裡啊,我們爺爺輩的,祖祖輩的,啟祖祖輩的,甚至還要往上數,你看活的吧,李家輩祖祖輩的都沒幾個了,爺爺輩的也死了不少,就我爸他們和我們這一輩最多,加上少少的雪兒他們那一輩,你看一下,活著的多,還是死了的多?”
餘偉奇默然了,問了這麼笨的問題,難怪李芳要這麼回答,李玉看到二哥的樣子,知道他對農村的這些情況不大瞭解,才稍微解釋一下:“剛才馬路邊是一房的祖墳,這邊是二房的,姐姐家附近是新墳,其實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