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夢入芙蓉浦 作者:擊水三千

山並不高,兩人爬了一個時辰,就到了山頂,山頭沒有別人,只有他們兩個。從山頂往下看,平城如一個四方的棋盤,河道縱橫交織,房舍如棋子,密密點綴其上,莊家如一塊碧綠的毯子,村舍儼然,點染地毯之上,逸趣橫生。極目眺望,有一種一覽眾生的胸臆,顏寧爬上一塊大石,大風將他的衣袍鼓得像風帆,他臨風揮舞著手臂,頗有一種指點江山的大氣感,偶爾回首調皮一笑,楊沐在下看著他,不禁有些痴了。

“難怪古人那麼愛登高望遠,這種景象真是太壯觀了,暢快啊!”顏寧回頭對楊沐大聲說,“你也上來。”那塊石頭不算小,站兩個人正好,顏寧拉了楊沐上去,指給他看山下的那些景象。

“平城看起來真小,那些房子就是個豆腐匣子那麼大,是吧?”顏寧說。

“是的,真不大。”

“那住在平城的那些人們,不論是當官的也好、行乞的也罷,是不是也就跟螻蟻一般大小了?”顏寧拉著楊沐坐下來,兩人肩並肩靠著。

楊沐聽著顏寧的聲音從那具身體裡傳過來,有小小的震動,彷彿在自己心裡產生了共振:“是啊,站在高處看,人可不就如同螻蟻一般渺小了。”

顏寧又說:“所以我們平時的那些痛苦與困難都是極其渺小的,既然那麼渺小,我們就不要太為難自己了。”

楊沐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我知道了。”兩人並肩坐著,一起靜靜享受山風的吹拂。

近午時分,兩人下了山頂,進了山腰的禪院。不是初一十五,上山燒香的人很少,禪院顯得靜悄悄的。楊沐和顏寧都非信徒,但兩人說沒有路過菩薩不拜的道理,於是就進禪院燒香許願。他倆進了大雄寶殿,一個小和尚便過來替他們點香。燒完香,楊沐和顏寧又朝功德箱內投了一點香火錢。小和尚退出去,他倆在寺院內閒逛。

雲麓禪院是前朝後期建寺的,當初這裡是一座道觀,某朝大興道教的時候興建起來的,後來道教沒落,這個道觀就頹敗了。前朝末年,有一名叫慧安的和尚雲遊至此,見雲麓山鍾毓靈秀,便四處化緣,花了八年時間,終於才完成了道觀的重修工作,改作禪院,取名雲麓禪院,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兩人看得嘖嘖稱讚,看完了碑刻廟志,又去看院牆上的壁畫,雖然筆力粗獷,但是卻樸拙可愛。

看完一圈,兩人在松樹下一個石桌上坐下來吃乾糧。又見剛剛接引的那個小和尚匆匆走了過來:“兩位施主,我家師父有請二位去用個齋飯。”

楊沐和顏寧對視一眼,顏寧笑著說:“那便有勞小師父帶路。”

這禪院也不大,前後三進建築,前面是大雄寶殿,中間是禪院,後面是休息場所。楊沐和顏寧跟著小和尚圓因進了最後一進院子,那裡已經有三個和尚在座了,一個鬍鬚花白的老和尚朝他們點點頭:“適才看到二位小施主在吃乾糧,我等也正要用齋飯,所以請了二位一起來。”

楊沐合了掌:“多謝大師款待,不知大師怎麼稱呼。”

老和尚微微一笑:“貧僧法號本真,這三位是我的徒弟圓明、圓智、圓因,粗茶淡飯,還請不要嫌棄。”

楊沐笑笑:“大師太客氣了。我叫楊沐,這是我的同窗好友顏寧。”

桌上擺著三菜一湯,有豆腐、筍乾、青菜,以及一盆榨菜湯,飯是糙米飯。二人落了座,本真大師帶頭動箸,楊沐和顏寧二人吃到了平生第一頓素齋,看似清淡,味道卻很鮮,別有一番風味。大和尚們吃飯也很注重養生,飯桌上極少交談,楊顏二人入鄉隨俗,靜默地吃完了飯。

飯後本真大師邀二人去禪房喝茶。茶是禪院自採自制的,用山間的泉水泡製,茶葉在白色的瓷杯中反覆浮沉,然後慢慢舒張開來,泛出淺淺的綠意。

“兩位施主平時飲茶麼?”本真大師示意一下,然後自己端起茶杯,淺淺地抿了一口。

“我們老家那邊常用蓮心泡茶,”楊沐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不及大師的茶香,且苦。”

本真讚歎:“蓮心有極好的藥用效果,能清心火,消暑除煩,生津止渴,倒是暑日飲用的佳品。楊施主家鄉何處?”

“在下蓉鄉人士。”

“哦,難怪楊施主一身清氣,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蓉鄉的白蓮遠近聞名。”又問顏寧,“顏施主亦是蓉鄉人士?”

“在下是曲縣五柳鎮人。”

“難怪貧僧看顏施主倒是一派磊落風流,頗有晉人風骨,原是五柳鎮人。”

顏寧嘴角有點抽,心道:這老和尚真會說話,我們沒有許諾過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