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霍格沃茨,迎來的是一大堆拖欠的課程和同學們的狗仔式炮轟。
所有人都很好奇我們七個人怎麼會一起“失蹤”(我、哈利、羅恩、赫敏、馬爾福、飛、舒格兒),更好奇為什麼同時兩位教授會也“失蹤”了。於是一人造謠,三人成虎,學生中傳出了無數種傳言,猜度事件背後的無數種隱情黑幕。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流言逐漸發展壯大,每一派都自圓其說,演變成血肉豐滿的故事,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最後這起事件本來的意義已經無人關心,它已經成為霍格沃茨校園文學的主要素材,由此衍生出的小說、詩歌、戲劇數不勝數。所以縱觀私下裡種種考據流派之中,影響力最大的共計兩種。
一、陰謀說。說是布斯巴頓和德姆斯特朗來的交流生和老師暗中藏有陰謀,被聰明機智勇敢偉大的斯內普教授發現了,又因為我、哈利、羅恩、赫敏、馬爾福跟飛和舒格兒較為熟識,於是我們就一起去追討這些“陰謀家”了。不過這個學說在我們回來的當天不攻自破——所謂的“陰謀家”也跟著一起回來了。這種版本的發起者大部分是斯萊特林的人——能說西弗“聰明機智勇敢偉大 ”的,也只有他們學院的人了吧……|||
從這派學說中衍生出來的文藝作品有:小說《大追擊》&音樂劇《黑暗與光明》。
二、代罪說。說是可惡變態噁心陰狠毒辣的斯內普因為犯下嚴重大錯,而被迫離開霍格沃茨,善良友好的斯圖爾特教授為了幫他,就與其一起離開,希望可以轉移校長的注意力,現在趁校長不在學校才敢回來。這種版本的發起者大部分是格蘭芬多的人——能說西弗“可惡變態噁心陰狠毒辣”的,也只有我們學院的人了吧……|||可是,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我們這七個學生又跑哪去了呢?
從這派衍生出的文藝作品有:戲劇《教授鬧鬼屋》長篇詩歌《兩個人的旅行》(這部作品主要刻畫了事件發生之後兩位教授途中的種種逸事←個人認為有一定BL嫌疑。)
當然了,這只是所有學說中最盛行的兩種,另外還有智商變異說、學生私奔說(這“奔”的都是誰誰啊?……)、校長逼迫說等等,影響不大,在此便不再一一贅述。回到我們的正題上,再來看看我們這幾位主人公的具體生活吧。
首先,斯圖爾特教授。依舊是和和氣氣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兢兢業業地上他的黑魔法防禦課,每天是按時上班按時下班不遲到不早退不缺勤,對學生和藹可親善解人意,對寶貝妹妹溫柔體貼有求必應——簡直就一可歌可泣的童話般人物。
再是,哈利。依舊是變形課頭暈,魔法史睡覺,魔咒課馬馬虎虎過得去,占卜課預言“要死”,魔藥課和西弗作對,傷疤不痛,魁地奇不耽擱,作業要熬夜,偶爾去海格那轉轉——簡直就一小資產階級的理想生活。
羅恩。依舊是上課時哈利暈他也暈哈利不暈他還暈,做事拖拖拉拉,沒事嘻嘻哈哈,生活純純樸樸,做人簡簡單單——簡直就一普通學生的理想日子。
然後,赫敏。依舊是上課認真,下課勤奮,有事查書,沒事提問,中間不忘不斷髮言替格蘭芬多掙分——簡直就一完美好學生的最佳模範。
接著,馬爾福。依舊是囂張跋扈,張揚顯擺,嘲笑找碴一個不缺,中間不忘不停打小報告扣格蘭芬多的分——簡直就一標準小老大的絕好定義。
飛。依舊是上課出去玩,下課不見人,考試門門滿分,突然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嚇個人半死,小道訊息第一個搞到手——簡直就一免費萬能24小時全年不休息的第一情報員。
舒格兒。依舊是見生人不笑,見熟人不說話,眼光凌厲,臉色冰冷,不說則已一說驚人——簡直就一冷麵天才的標準示範。
緊接著,西弗。依舊是臉似石膏板,話似萬年冰,眼似尖頭鏢,扣分侮辱關禁閉是老調重彈老戲重演卻仍然是“風光無限”、“豔勝當年”啊,連地下室也重新榮歸“霍格沃茨學生最厭惡地區排行榜”之榜首——簡直就一恐怖大魔王再世,如果你說當今世上最恐怖的老師第二名是西弗勒斯?斯內普,那麼我打包票不會有任何老師敢說自己是第一名。
最後,我,安悠然。絕對是人如其名,悠悠哉哉懶懶散散輕輕鬆鬆地學習,悠悠哉哉懶懶散散輕輕鬆鬆地生活,有事不少我,犯事跑最快,跟斯萊特林的人打的火熱(此僅指飛和舒格兒哦),對格蘭芬多是絕對忠心,討厭馬爾福依然討厭,崇拜哈利依然崇拜,偶爾突然跑到西弗辦公室給他惹惹麻煩——簡直就一終極幸福啊!
多純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