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的人,這畢竟不是那些日用品或者小商品什麼的。對普通大眾並不開放。
而且,普通大眾也對這個不感興趣。
“剛才在來的路上吃了,怎麼樣,這兩天簽了多少單?”雲非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這次展覽會能夠給九一重工帶來多少訂單。
“我們推出的重型數車倒是簽了三千多萬的合同,慢走絲線切割也簽了幾百萬的。四軸一臺都沒有簽出去。倒是那些三軸加工中心跟數控車簽訂的合同不是很理想,只簽了不到一千萬的單子……”吳忠達放下手中的快餐盒。拿出紙巾擦了擦嘴。喝了口水才對著雲非說道。
“對面的五軸怎麼樣?”雲非皺著眉頭問道,這有點不應該呀。
“看的人不少,到目前為止,一臺都沒有賣出去,我找人去問了問日本三菱的價格,一臺要一千八百萬。這些小鬼子還真黑!”對於日本人在五軸加工中心上面獅子大張口的情況,吳忠達鄙視不已。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漫天要價,落地還錢。誰叫咱們國內目前生產不出來呢?現在他們的四軸價格降下來了吧?”雲非搖了搖頭。
如果沒有居然的利潤,日本人不可能冒著被制裁的風險把他們的五軸加工中心運到中國來展覽。
“降了不少的,上午沈飛那邊跟馬紮克簽訂了四臺四軸加工中心,每臺價格三百一十二萬,估計以後三百二十萬的價格,就已經到頂了……”對於日本人降價的情況,吳忠達表現出了充分的擔憂。
他們降價,明顯就是衝著搶九一重工市場來的。
以前他們的價格都是在四百萬左右,這下一次性降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在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在很多人為國外技術遠遠好於中國的人眼中,這國外的裝置一旦把價格降下來,絕對比買國產過便宜得多。
“美國跟德國的呢?”對於那些最後大多數都是被兼併收購的西班牙以及義大利的數控裝置生產商,雲非連問問的興趣都沒有。
“德國人不僅沒有降價,反而把他們的價格漲了一點,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美國的那些公司,應該都統一了口徑,降了一部分,不過降價幅度不是很大,倒是那些在我們國內建廠的公司,三軸加工中心的價格降得不少……”吳忠達對於展會里面的情況瞭解得很是透徹。
德國人在這個時候漲價,應該是要炒作技術世界第一這個話題了。他們的裝置出口到中國的並不多,即使獲得更多的訂單,他們那基本上不會再有變化的生產力也無法滿足使用者的訂單。
他們出口到中國的,不是新的生產裝置,而是一些被淘汰的二手裝置以及數控系統以及與之相應的數控系統生產技術授權。
德國人的數控裝置,質量可靠,加工精度也比較高,但是卻無法適應大多數的中國工廠的生產環境,一直都是讓中國使用者又愛又恨。
而美國,雖然最先研究出來數控裝置,在跟前蘇聯競爭的時候,把主要發展重心放到了大型重型數控裝置的研究與開發上面去了。在中小型通用數控裝置領域方面,技術反而不如日本跟德國。
聽到那些正在中國建廠的數控裝置生產商大幅度降價,雲非頓時警惕起來了。
“萬有也降價了?”
“萬有倒是沒有,不過他們把原來需要選配的一些附件加到了裡面,這相當於的變相地降價……”
“咱們如何應對的?”雲非的眉頭皺得越來越厲害。
“重型裝置跟高階裝置的價格,咱們本來就是最便宜的,至於我們的加工中心跟數車,質量反而要稍微比萬有的跟其他一些小廠的要好上一些,我們認為沒有必要降價……”吳忠達一臉緊張地對著雲非說道。
蔣建興想要降價,但是被他給阻止了。
雲非點了點頭:“不降價是對的,不然咱們就得落入他們的圈套的,或許我們很多的對手已經聯絡起來了,要跟我們玩兒價格戰,這個咱們不要理會他們。如果他們降價幅度不大,我們反而可以適當地漲點價……”
“漲價?你的意思是咱們學德國人?”吳忠達從雲非的話中聽出了德國人想要幹什麼。
當初雲非就給他們說過,賣技術的時候,不需要跟那些貪圖便宜的客戶去糾纏這個價格——愛買不買。
從九二年第一臺數控車上市之後,九一重工生產的數控裝置一直佔據了國內市場很大的一部分份額。穩定的質量,良好的剛性,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都讓他們獲得了很好的口碑。
現在要在國外那些三流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