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的一些利潤太低的業務就放棄吧。你說你也是,一開始我就告訴你,只要經營賺錢的業務就是了,你非不聽,非得要什麼都搞一把,這樣反而降低了欣凱興整體的市場競爭力。”雲非嘆了一口氣,對於這樣的情況,他也沒有什麼辦法。
“你那邊的機器人專案怎樣了?如果有可能,很多的產品都是可以採用機器人自動生產的。比如一些規模龐大,生產速度快的小型注塑產品,如果採用自動送料,這樣就不用每臺注塑機一個工人,這樣一來每年可以節約上千萬,還有別的很多地方,如果都能夠像散熱片廠那樣,下料採用自動的方式,公司只需要搬運,我們欣凱興整體的生產成本一年至少可以下降數億!”王慶豐這是嚐到了自動化的好處。
欣凱興下料的鋸床,也不過是讓九一研究院的人幫忙給改造成為了一個半自動化的鋸床,把從原材料廠裡面運來的材料放到鋸床上面,加裝的自動機械結構就會在前面的材料鋸斷之後把後面的材料給送上來,前面加裝的簡單機械手就會把零件毛坯上面的屑給吹乾淨,然後整齊地碼放到一邊固定位置的半成品框裡面。(未完待續。。)
ps: 感謝真的無聊喔大大的月票。
1186 智慧帝國,從欣凱興開始(二)
這樣簡單的自動機械裝置,每臺只需要加裝一個附件,然後把開關裡面的電路跟附件聯絡上就行。
一套這樣的簡單附件可以讓需要工人專程守著,在鋸床完成下料工作之後把整料往前面定位,然後再啟動鋸床這樣簡單得不是傻得太過離譜的人都可以乾的工作,變成半自動化的生產。機床操作工只需要把整料用行車給裝到託料軌道上面,然後把裝滿的半成品轉料框給轉運到下一道工序就沒有他們的什麼事情了。
被改裝之後的下料工序,不僅不需要像那些國營機械廠裡面那樣需要經過培訓的專業工人,而且可以一個工人看守超過十臺的裝置。整個車間上百臺的鋸床,二十四小時兩班倒,僅僅只需要十五個操作工,四名技術員,一名車間主任。
這樣的成本,在目前的中國,欣凱興那是最低的。而這些附件的價格,由於並不是什麼太過高深的技術,不需要什麼複雜的控制電路設計,每套的成本不超過三千元!
僅僅是這樣的車間,欣凱興每年就能夠省上近兩百萬的人工成本!
只是可惜,九一研究院並沒有太多的精力來處理這些對於他們來說非常簡單的事情。畢竟他們主要研究的是真正的機器人自動化。雖然說簡單,但是外面的人即使搞自動化,也很難如同九一研究院那樣不僅能夠設計出最為有效率的自動附件裝置,還能夠保證整個成本最低。
自動化,九一研究院才是中國最為專業的。
國外同樣也有著這樣的設計,不過他們的設計可遠遠比這些複雜,他們追求的精密控制這種技術,而不是如同王慶豐這樣只是為了降低成本。
“老王,你的這個提議確實不錯。只不過如果要所有的工廠能夠進行自動化改造的工序都改造成為自動化生產,一個是需要很高的成本。另外一個就是時間將會非常久。九一研究院搞自動化專案的人很多,但是我不可能調集太多的人給你。那邊同樣缺人……”雲非認真地思索了一番,很多的改造雖然不是很複雜,但是卻非常的煩瑣。
王慶豐的意思他明白,這個傢伙也跟他一樣,甚至恨不得整個工廠裡面一個人都不要呢。
只不過,這在目前的情況下,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透過機械自動化改造,然後有效地提高人機協作。把生產效率提高得更高。
欣凱興散熱片廠的下料車間,也是九一研究院的一個小型試驗,這些成本欣凱興一分錢都沒有支付,全部都是九一研究院機械自動化專案的試驗經費。
每套附件成本不超過三千,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備件以及裝置改造,總體成本不超過一百萬,卻每年能夠給欣凱興節省近兩百萬的人工成本。
誰嚐到了甜頭會放棄這樣的機會?
“成本這事情倒不是問題。時間也不是問題,現在的人工成本咱們還能夠支援,如果用工荒在未來幾年愈演愈烈。我們很可能被高昂的成本給拖垮……”王慶豐對待這些問題向來都是非常的嚴肅。“你只要派一小隊的自動化專家過來就行了,所有的成本由公司支付……”
“老王,你不是吧?啥時候變得這麼急切了?”雲非一副不認識王慶豐的表情,以前王慶豐幹什麼。都不是這樣的急性子。
想想倒也釋然,欣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