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侯也真是,送這些作甚,平白地招人的眼。
羅嬤嬤在一邊也不客氣地接話,“趙六家的你消停著吧。別看著什麼都眼饞,這些是三小姐的親戚送來的,你別一口一個國公府二小姐的,想分東西,也要等府裡真送來了才是。
羅嬤嬤還只當同以往一樣,是那位陽平城的衛少爺送來的呢。
其實姜纓並沒把這些東西看得有多重。若是雲柳好生派人來說兩句,她就分給這位一半也沒甚打緊,但是這婆子那一副理所當然。好象還是姜纓佔了大便宜的嘴臉,著實把姜纓給噁心到了。
有其僕必有其主,想來雲柳也是這般想的罷。
姜纓自然不會自降身份,去跟這婆子解釋什麼,只揮揮手道。“送她們出去吧。以後無事莫要放閒人進院。”
姜纓進了自己的臥房,聽得外頭那婆子方吵得一句。就被掐了脖子似的沒了聲。
姜纓忙抬頭自窗子裡望去,正好看到王醜姑一手一個,跟老鷹捉小雞似的拎著二人丟出了院子。
姜纓莞爾一笑,靠著窗子坐了,又從懷裡翻出那本述異經,放在膝上翻開來看。
原來,這本述異經卻是個名為樂山道人的前朝道士所寫,這位樂山道人自幼修道,卻不喜枯坐在觀中打坐修行,而是喜歡雲遊四海,尋訪名山大川,佳境勝地。
每到一地,這樂山道人就要蒐集當地的奇聞異事,特別是那些跟道家有關的傳說故事,有算得上奇聞軼事的,便會記載在這本述異經裡頭。
這裡頭還真是有不少讓姜纓感興趣的前人故事,比如說某家生兒子,一生下來就記得前事,後來客居某地,按著前生記憶重訪某家,果然那家人的老祖宗當年仙逝之日,就是此人出生之時,那家男女老幼,上下僕人,數十人的名字,此人都記得一清二楚,甚至連當年老祖宗藏著的銀子沒來得及交待的,都跟那家兒子說了。後來這兒子與當年的家人也如同親戚一般來往,那家人的兒孫都呼之這位轉生的老祖為小爺爺。
還有位在大昭國邊地玄天觀做過主持的虛雲道士,年八十而終,二十年後,玄天觀裡一位小道士接任主持,他穿上虛雲道士的道袍,拿著虛雲道士用過的器物,凡是見過虛雲老道的都驚歎這小道士無論是長相還是興止習慣,居然與虛雲一般無二。
後來過了五十年,這位小道士臨終時才對自己的弟子說出了隱瞞了多年的大秘密。
他正是虛雲的第三世轉生,虛雲死後,靈魂到了另一個世界,那世界與這邊有極大不同。
虛雲的魂魄附身在一個男童的身上,這男童生活的大山深處的村落裡,全都是男子。
那村落環境惡劣,一年有大半的日子都是嚴寒的冬季,生活極為困苦,要每日勞作不綴才能勉強餬口,這男童聽大人說,他們這些人都是犯了大罪過,被流放到這裡來做苦工的。
每年要採出定量的礦石才能拿到山外換得一年的糧食,而且村裡的人不許逃跑,逃走的人被捉住後就是死路一條。
而在遙遠的大山那邊,聽大人說,那是富庶繁華的國度,國主女王美慧英明,國中人民安居樂業。
這道士附身的男童十分好奇那外面的世界究竟是個什麼樣兒,一直想去親眼看看,可惜身處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男童沒活到十歲就夭折了。
再轉世居然就回到了玄天觀附近的農家嬰兒身上,嬰兒長大出家又做了小道士,接任了主持。開始了第三世的輪迴。
那三世輪迴的虛雲道士,跟自己的徒弟交待,轉生三世這種事玄之又玄,他自己也想不出是什麼原因所致,思來想去,唯有可能是這玄天觀的風水氣運的緣故。
這主持終後,他的故事不知怎地被流傳了出去,當時的一位好事的王爺派人到觀裡搜查,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之處,只有虛雲道士臥房的小院裡有一塊臥石,模樣顏色奇特,虛雲兩世都喜坐在上頭唸經,外表平滑如鏡。
王爺讓人把那臥石弄到自己王府,尋了能人異士來掌眼,那些玉匠石匠眾人都不識這是何物,只有一個老鐵匠認得這大約是天下掉下來的殞石,內中有奇鐵。
那好事王爺就讓人把這殞石破開,取出中間的奇鐵,鑄成了幾樣物件,據說十分玄奇,硬比金鋼,白日於陽光下曝哂,夜晚能發一整夜的熱,配之可辟邪驅惡,王爺視之若奇寶,名為定魂鐵。
不過這樣的寶貝經過後來朝代更替,也都不知所終了。
姜纓看先頭的故事也就是隨意一看,看到虛雲道士附身男童,不由得就提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