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裡沒有鏡子,他看不到自己一身傣族人打扮的樣子,從阿秀兩眼放光的樣子來看,他的這身打扮效果應該不錯。
“怎麼樣,我這樣的傣家帥小夥能不能配得上你這個傣家的金鳳凰?”李伉笑問道。
“少臭美啦。”阿秀又幫李伉整理了一下衣襟,羞喜交加的說道,整理後拉著李伉的。”
兩人來到了竹樓中廳,果然看到譚天林夫婦和阿秀的弟妹都穿著傣族服裝坐在那裡等著他們出來,阿武還是穿著他原來的那身休閒服。
“少爺小姐真像金童玉女一樣。”阿武看到李伉和阿秀手牽手走了過來笑著讚揚道。
譚天林和藍雲芳也是一副滿意的樣子笑眯眯的看著走過了的一對帥男靚女,那是他們的女兒和女婿。
“姐姐今天好漂亮。”譚琳跑到了阿秀身邊說道,把阿秀誇的眉開眼笑的把她從地上抱了起來親了一口。
唯有譚江仍然是一副不屑的樣子為一家人和睦的氣氛平添了幾分不和諧。
在吃早飯的時候,他們的竹樓外傳來一陣喧譁聲,有人在樓下喊阿江,譚江扒了兩口飯站了起來對自己的父母說道:“阿爸阿媽,我先走了。”
“在外邊少惹事。”譚天林叮囑了一句,譚江不耐煩道說了聲知道了就跑著下樓去了。
吃過飯後,李伉跟著阿秀一家去了壩子裡一個像祠堂一樣的地方,他們到的時候,那裡已經聚集了很多身著傣族服裝的男男女女,男人的服裝樣式大都和李伉身上的衣服差不多,所差別的只是顏色不同,而女人的服裝則要豐富多彩的多,遠遠望去,各種顏色各種配飾的服裝像是一個要開一個服裝展覽會一樣,讓李伉有些目不暇接。
走進了他卻發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於是悄聲問身邊的阿秀道:“阿秀,這些人的嘴唇和牙齒怎麼有些染成了黑色,還有那邊的幾個女孩子,長得挺漂亮,可惜了。”
“你不懂不要亂說,你看的不好看,人家覺得那是美呢。”阿秀低聲說道。
“唇黑齒黑也叫美?”李伉腹誹一句,卻沒有再問,畢竟他對傣族人的風俗習慣並不是太懂,萬一問多了犯了什麼民族忌諱就不好了。
譚天林一家的到來引起了祠堂前早來人們的注意,一些年輕的女孩子紛紛圍了上來把李伉身邊的阿秀給拉走了,而幾個年長的男人過來引著譚天林夫婦往祠堂裡走去,李伉不好往一群女孩子堆裡湊,只好亦步亦趨的跟著譚天林進了祠堂,阿武則站在距離阿秀不遠的地方虎視眈眈的看著一群五顏六色嘰嘰喳喳的女孩子,也不知道他是在保護阿秀還是在欣賞傣家女子婀娜多姿的身材。
祠堂正位上供著一個佛像,佛像下是一個香案,香案上放著一個香爐,裡面插著許多燃著的佛香,譚天林夫婦進來後雙雙跪到了佛像前的蒲團上,虔誠的雙手合十拜了幾拜後站了起來,和祠堂裡的坐著的幾個年長男人攀談了起來。
交談了一會兒,譚天林拉著李伉想坐在人群中一個明顯氣場比較大的六七十歲的老人嘰裡咕嚕的說了一番,老人對李伉上下打量了一番後點了點頭後,譚天林對李伉說:“阿伉,到外邊去把阿秀叫過來。”
李伉到祠堂外把阿秀從一群女子中拉了出來回到了祠堂。
“李伉,阿秀是傣家女子,按照傣家的規矩,傣家女子出嫁須經過族長同意,這是我們藍家族長,你和阿秀向老人家行個禮吧。”譚天林對結伴進來的兩人說道。
李伉不明白譚天林所說的禮是怎麼個行法,看到阿秀向老人鞠了個躬,李伉也有樣學樣的鞠了個躬,老人笑著向兩人擺了擺手,兩人來到他的身邊後他拉起兩人的手放到一起,然後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大通,譚天林在一旁充當了翻譯,大意是讓兩人在以後要相親相愛之類話。
從祠堂裡出來後,一大群男女圍住了李伉和阿秀跳起了舞,看來他們是知道剛才在祠堂裡發生的事情了,被現場熱烈的氣氛所感染,李伉和阿秀很快也拋掉了矜持,一起跳起舞來,看著身邊開心笑著的阿秀,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讓這個無怨無悔跟著他的女孩子一生幸福,這是他在自己內心鄭重許下的一個諾言。
上午八點半的時候,藍家壩的人幾乎是全村出動往距離壩子十里外的藍江陣出發了,雖然現在不是傣族人自己的節日,但是在雲南這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這些少數民族也會在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用自己的方式慶祝一番,改革開放以來,藍江鎮為了促進民族團結,豐富各民族文化生活,每年在正月初八到初十三這四天組織各民族到鎮上進行大型民間文藝表演,而這場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