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吼把三個小娘子都娶進皇家,以為這樣就能夠安安穩穩地翻篇兒了嗎?宮外頭就不會議論了嗎?”
沒明說,可行昭知道這是在怨懟皇家將石家亭姐兒一併賜給二皇子的旨意。
行昭努力把堵在嗓子眼的不舒服壓下去,仰著小臉安撫著閔寄柔:“皇后娘娘也說虧欠了你們,皇上下的旨意,鳳儀殿也是向公公都出了宮去宣旨後才曉得的大概。。。二皇子倒是極看重姐姐,上回你們前腳去聽戲,他後腳就跟到鳳儀殿來問你穿了什麼顏色的衣裳。。。”
閔寄柔頭一次聽見這番說辭,面色紅了又紅,一張臉緊緊繃住,好像嘴都張不開。
行昭笑著拉過閔寄柔往前走,事情都在變好,外廳裡的那對穿著紅衣紅裳的狼狽不也被生拉硬拽地湊在了一起,兩看生厭嗎?
在鋪了塊兒大紅雙囍紅布,上頭奉著一卷九爪祥雲紋明黃色的賜婚聖旨,還擺著馮家幾個牌位的黑漆木桌前,這對新人站定,尚了公主其實跟入贅之婿沒什麼分別,住在公主府裡頭,用的是公主的奴僕,還得看公主的臉色,自家的親眷爹媽見著兒媳婦兒也得行叩拜大禮。
應邑心甘情願地想跟著賀琰在臨安侯府裡過小媳婦兒的日子,馮安東可沒有這樣的運氣。
皇帝只賞了東西沒過來,顧太后也沒來,只一個方皇后過來了,長嫂如母,便安安穩穩地坐在了上首,馮安東的老孃老爹戰戰兢兢地,不敢受應邑的禮數,更不敢和皇后並排坐著。
方皇后看不見應邑的臉色,卻仍是心頭大快,若今兒她自己不想來,誰逼她也沒用。
她就是要來親眼看看,應邑是怎麼懷著她心愛的孩子嫁到別人家去的!她要來看看馮安東忍不忍得了唯一的兒子是姓賀的!她要來看看,應邑盼星星盼月亮,盼著要嫁男人,如今確實是穿著大紅衣裳出了嫁,一張俏臉會是個什麼樣的神色!
心裡頭快活了,語氣自然也舒暢下來,招呼著馮安東的老爹老孃:“。。。應邑長公主身體不便,明兒個成大禮的時候再讓她給你們行個禮數。。”
馮家人如釋重負,規規矩矩地坐到了左次首。
爺們坐在外廳裡頭觀禮,夫人奶奶們坐在裡屋喝著茶嘮嗑,小娘子們圍著柵欄往外看。
司儀官是宮裡頭帶過來的,瞧著幾方坐定,扯開嗓門,在一屋子歡天喜地的敲鑼打鼓聲裡躍眾而出。
“一拜天地!”
馮安東率先轉過身來,朝著明敞敞的門口和空地,一撩袍便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響頭。
喜婆扶著應邑慢慢悠悠地也跪了下來,輕輕磕了三下。
“二拜高堂!”
馮安東又跪了方皇后,身形利落,沒見拖泥帶水之態。
第一卷正文 第一百章 大婚(下)
應邑直挺挺地站了接近一刻鐘,頭上簪著朵大花兒的喜婆扶了幾下,應邑還是一襲紅衣杵在原地置若罔聞,喜婆有些上不去也下不來,朝蔣明英望了望求助,方皇后清了清嗓子,高聲道:“你身子不妥當,本宮是知道的。可是不跪拜就是沒成禮,沒成禮就是沒成親,這是祖宗定來的規矩。聖旨擺在上頭,這是皇上定下來的國法。祖宗家法,聖意國規,應邑,你要三思啊。”
聲音從正堂傳了出來,頓時鴉雀無聲,只剩下吹吹打打的喜慶聲還在繼續,突兀而孤寥。
馮安東扭過頭,冷冷地望著那襲紅衣。他忍下這麼大口氣,成了這樁荒唐的婚事,這娘們還敢和他作張作喬!
方皇后嚴峻冷肅,應邑身形一抖,頭一低,半晌之後,動作僵硬而遲緩地將手搭在喜婆的臂上,一點一點地屈了膝,終究是膝頭磕在青磚地上,彎下頭,三個頭磕下來。
大紅蓋頭下的應邑已經是淚流滿面。
方皇后神情淡漠地眼睛往下瞥,應邑正紅色的身影正微微發抖,伏在地上顯得可憐極了。
司儀官鬆了一口氣,瞅了眼方皇后的神情,又滿含喜氣地高聲唱禮:“夫妻對拜!”
喜婆歡天喜地地扶起應邑,馮安東面色鐵青地起了身,和應邑面對面手裡握著一管大紅綢帶,兩方都彎了腰。
三拜結束。
在皇城腳下,眾目睽睽之下,應邑長公主與馮安東正式結為夫妻。
司儀官揚高了頭,加重聲調一聲。
“禮——”
最後一個字兒縮在口裡頭只說了半截兒,司儀官睜大了眼睛,含在嘴裡的那個字兒被一支劃破天際,氣勢洶洶而來的紅纓木樸頭箭的呼嘯之聲嚇破了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