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1 / 4)

小說:嫡策 作者:津夏

那日山茶賞宴柔情攻勢為了拖住四皇子而叫出口的四哥,誰能料得到如今是正正經經得叫四哥了。

嫁了人之後,什麼都在變,心態、情緒、生活作息,連最最基礎的人與人之間的稱謂都變了個面目全非。

“哦,也沒什麼大事兒。”閔寄柔看起來像是鬆了口氣兒。像舊日一樣挽著行昭往裡廊走,侍候領路的丫鬟們離得老遠,她還是習慣性地把聲音壓得低低的,“老四和綏王妃成親這麼久。一直不算太和睦,往日瞧著陳氏的模樣總還覺得是個規規矩矩的深閨毓秀,哪曉得從嫁進綏王府之後就和老四不對付,老四本來身子不好,身子不好個性就有些奇怪,吃軟不吃硬一頭順毛驢,偏偏陳氏每回都逆毛捋——上回老四想辦間煙火鋪子,陳氏偷偷讓人把囤來賣的火藥一把火全燒了。旁觀者親,當局者迷,德妃娘娘託我從中勸上一勸。”

行昭是知道四皇子一直對二皇子有不可言喻的情感的。

出了段小衣一事後。四皇子更加沉默寡言得過且過。可二皇子的話他還是全都聽得進去。

小兒女不和睦。德妃也急了。

陳媛在胞妹陳婼的壓制下,存在感一直不算太強,人被壓制久了。一旦爆發比山洪還狠——和自家王爺找不痛快,行昭怎麼看怎麼覺得陳媛有點兒翻身做主人、無拘無束自暴自棄的意味在。

如果知道陳婼往後的日子過得還不如自個兒,陳媛大概是苦著一張臉,心裡頭很解氣很歡喜吧?

人啊,就是這麼奇怪。

行昭斂了斂目沒跟著搭話,閔寄柔輕輕婉婉地說了半天,話頭變得鄭重了些:“。。。你和老六去謝恩的事兒,全聽懋妃說了。你的請安,我還受不起,豫王更受不起。別因為這個就和豫王府有嫌隙。”

行昭笑起來。同樣很鄭重地點了點頭,輕聲說:“自然是不會的,二哥一向志不在此,好歹也是一塊兒長大的,別人不曉得阿嫵還能不曉得?”

閔家不想攪進這灘渾水裡,信中侯在西北督軍時,方祈曾救過他兩回命,滴水之恩都要湧泉相報,救命之恩總不能以怨報德。可在宗族情理上,定京信中侯閔家分明又是個臨安侯賀家是通家之好,更甭提還有個女兒是豫王妃了。

兩邊都難辦,情面上圓滿了,理法上又不通了,左右為難,乾脆獨善其身。

反正他們不去爭,至少不在明面上爭,沒必要鬧得個天翻地覆,人盡皆知的,閔家這麼幾百年沒出個什麼絕世英傑,可也沒有淪落到和如今的賀家一樣慘淡的局面,不功不過就算功,全都能歸結到閔家人喜歡凡事喜歡留條後路。

閔寄柔輕輕拍了拍行昭的手,長舒了口氣兒。

要是皇帝曉得自個兒一手力捧的接班人,和被他一手架起來的敵手勾肩搭背、喝酒划拳,老皇帝會不會氣得當場吐血而亡?

兩妯娌說道了一路,到正廳的時候,正好聽見欣榮避在角口裡訓人,隱隱約約聽見幾句,“今兒個人來得又多又雜,小娘子才多大?怎麼就看不住了!但凡小娘子出了一點兒什麼事兒,你們兩個鼻孔都不用出氣兒了!”

兩個鼻孔不出氣兒的只有死人。

是事涉欣榮的獨女吧?

欣榮餘光瞥到兩個侄兒媳婦兒從長廊裡頭過來了,又急匆匆地交代了僕從兩句,“趕緊去找啊!姑娘還能出到外院去不成?矮灌木叢裡,畫亭裡,畫舫裡,哪兒都得找!”話音一落就迎了過來,眉眼焦灼地朝行昭抱怨,“。。。也不曉得像誰!她爹是個沉穩安分的,我自小就不是四周全跑的!越大越不懂事兒,頭快昂到天上去了!四五歲的小姑娘不曉得哪裡來的這樣足的精神頭,一眨個眼睛,人影就不見了!丫鬟跟不住,婆子更跟不住,我都想找皇后娘娘討幾個得力的內侍來跟著她了!”

為孃的煩惱真是千千萬萬。

行昭張了張嘴,話兒還沒說出來,就聽見欣榮一番話說完,像想起來什麼趕緊轉過身去招呼住佝頭應諾的僕從,“甭聲張!悄悄兒地找!後院太深的地方,她也不能去,你們就不用往裡頭去很深了,要是驚擾到了客人,誰也甭想過好日子!”

行昭聽懂了。

閔寄柔一眼看見了內屋裡頭的信中候閔夫人,笑著安撫了欣榮兩句,“都在府裡頭,哪兒哪兒都有僕從守著,誰還能不認識九姑姑的心肝兒了?侍從們無能,換了就是,九姑姑彆氣壞了身子骨。”,便告了辭往裡間走。

行昭挽了欣榮的胳膊也跟在後頭往裡去,邊走邊道:“您可別為了這麼一樁事兒耽誤找小娘子的功夫。。。留出個空地兒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