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就是攻佔燕山各山口,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居庸關。並沒有花費太多力氣,末哥早就沒有了戰心,將部隊收縮到了山後諸州和開平城。將燕山各口讓給了陳德興。
而擴軍主要就是將北明陸軍的上中下三軍所擁有的二十七個步兵旅全部按照“銀甲旅”的標準擴充,也就是每旅配置十個營,共三千多人。而一個師也就因此擴充到了萬人以上,並且開始配備師級炮兵營。一個軍的編制自然擴張到了三萬三千人左右。陸軍的三個軍總共就有了近十萬官兵!
再加上一個6500人的近衛師;一個由重甲騎兵師和近衛騎兵合併而來的近衛騎兵師,人數約2000;一個大名都督府——下轄的官兵經過整理之後也縮減到了一個軍的規模,不過裝備訓練都比較差,暫時沒有辦法成為軍;一個銀甲師(6500人)和四萬八旗兵。
光是陸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18萬。如果再算上海軍和日益龐大起來的文官隊伍,現在需要北明財政負擔(並不一定全額負擔)的人員多達23萬!已經佔到了北明總人口的將近百分之十!
軍隊擴充到了這個地步,開支自然也是直奔天文數字而去了。哪怕北明的軍隊並不支全薪,現在每月人員方面的開支也多達六十萬貫!一年就是七百二十萬貫!
而且這二十餘萬軍隊還要裝備,海軍要添購更多的大三角帆槳炮艦,以求得東亞和南番海上的絕對控制權。陸軍則要擴充鋼甲兵的數量,鑄造更多的大炮。特別是前者就近乎於燒錢,如果上中下三軍和近衛軍、銀甲旅的十餘萬人,要全部實現肉搏兵鋼甲化,起碼還要購置五萬套板甲,即便坩堝鋼的價格在今年、明年再跌一半,那也得花費兩千五百萬貫!
由於擴軍和升級武器裝備的壓力同時到來,北明原本比較寬裕的財政,現在居然變得捉襟見肘起來。政務司判官黃智深連日都是哭喪面孔,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