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以南的蒙古草原上游牧的蒙古部落,都遇到了一隊自稱是怯薛軍的精銳騎兵,他們的裝備和怯薛軍完全一樣,一人配置了至少三匹駿馬,還有十幾輛大車隨行,還擁有蒙古大汗發下的令牌。和正宗的怯薛沒有任何區別,因此一路暢通無阻。
直到有人發現他們離開了中央兀魯斯的領地,進入了窩闊臺兀魯斯的領地,才覺察出不對。迅速上報到了和林和京兆府,又經過一番調查,才發現這隊騎兵很可能是從東蒙古而來,沿著克魯倫河一路西進的!
也就是說,他們極有可能是從陳明的控制區來的細作!他們西去的目的,很有可能是聯絡某個居心叵測的西道宗王,讓他在大蒙古國的後院點火!
這肯定是忽必烈最擔心的事情,沒有之一!
在東面不敵北明對忽必烈並不是致命的,因為忽必烈不僅僅是大元皇帝,還是大蒙古國的大汗。擁有的土地無比遼闊,理論上同天竺、弗林和埃及都是鄰國。只要他手中的十幾萬蒙古大軍還在,並且用先進的火藥武裝起來,那麼天竺、埃及、弗林,都將任憑蒙古大汗來去。
可萬一某個西道的宗王從陳德興那裡得到了火藥武器和南芬鋼,那麼西邊就會迅速崛起一個可以向蒙古汗位發起挑戰的汗王!這對於在東方遭遇巨大困難的忽必烈而言,無異於滅頂之災!
面對這一場即將來臨的滅頂之災,忽必烈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儘快發動西征,趁著陳德興滯留南方未歸,北明軍忙於擴充和訓練的時候,離開中原這塊是非之地——當然是以西征某某的名義,而不是被人趕出中原。
二是孤注一擲,再戰一場。敵人當然是北明!只要攻滅了北明,一切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不過憑藉忽必烈自己的力量恐怕打不贏甚至打不起來!在去年的河北——燕雲之戰中,忽必烈損失了至少八萬軍隊,其中蒙古人佔了六萬之多!特別是大清河慘敗的教訓太過深刻,現在忽必烈麾下的蒙古人都害怕和北明再戰。除非忽必烈可以拼湊起一個強大的反陳明同盟……而這個同盟的另兩方,只能是李唐和趙宋!
可是要拼湊起這樣的大同盟談何容易?趙宋還好說,他們早就明裡暗裡和蒙古勾結。可是李璮和忽必烈之間的矛盾卻很大,也沒有任何信任可言。相反陳德興是李璮的女婿,陳明的繼承人是李璮的外孫,現在在燕京攝政掌權的李翠仙更是李璮的親生女兒……
忽必烈想要取得李璮的信任,只怕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可行的辦法,大概只有走史天澤、張柔和汪德臣的路子了。那麼,汪良臣、史楫和張弘略就不能殺掉了。可是忽必烈之前喊打喊殺的順了口,現在人都抓到了說不殺彷彿變化太快,出爾反爾,怕手下人不服。所以忽必烈只能陰沉著臉不說話,一副要殺不殺的樣子,大概是在等什麼人給他找個不殺的理由吧?
想到這裡,劉孝元上前幾步,走到了三個跪在地上等死的倒黴蛋邊上,先向忽必烈行了禮,然後一指身旁的三人,“大汗,此三人的確罪在不赦,便是千刀萬剮也難贖其罪!”
這話一出,跪在地上的三人都一起在心裡大罵劉孝元,把他的十八代祖宗都罵了個遍。而忽必烈的眉頭卻擰成了一團,看上去好像是生氣,實際卻是在責怪劉孝元不會說話。
“不過,”劉孝元頓了一下,話鋒已經轉過來了。“這幾年我大蒙古與偽唐、逆明苦戰連連,蒙古勇士……也多有力竭被俘者。據說已經多至數萬人!這數萬人都是蒙古的精華,大汗的勇士,是無論如何不能棄之不顧的。”
說到這裡,劉孝元又頓了一下,抬眼偷偷打量了忽必烈一下,只見蒙古大汗的眉頭已經鬆開,還在頻頻點頭,臉上也露出了不捨的表情。彷彿真的很在乎那些被陳德興捉去當奴隸的蒙古人。
劉孝元也是一臉不忍,嘆息道:“臣聽聞,這些蒙古勇士個個都寧死不降,都是我大蒙古的好兒郎啊!大汗,咱們不如就用汪家、史家、張家之人去交換他們。如何?”
這個理由找的瓷實!
忽必烈讚賞地點點頭,這劉孝元果然是肱骨之臣啊!他的目光朝旁邊一掃。
霸突魯和安童父子已經會意,一起站出來抱拳道:“臣等也贊成暫時不殺汪家、史家、張家之人,用他們去交換我大蒙古的勇士。”
霸突魯現在是大蒙古國的最高斷事官,也就是丞相。他年僅十六歲的兒子則是忽必烈的怯薛長!父子二人得寵如此,自然成了朝中蒙古大臣、色目大臣們的首領。看到他們倆主張不殺汪家、史家、張家之人,其他人自然紛紛站出來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