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2400人。人數比普通的步兵團多了整整一倍!
……
槍聲如爆豆一般的響著,彈雨如織,再加上青銅大炮的轟鳴,打得忙哥帖木耳的大軍連頭都抬不起來。
這是薩萊城外的伏爾加河畔,一場決定金帳汗國汗位歸屬的戰爭,正打到最關鍵的時候。
由於統治西羅斯的那海汗和忽必烈聯手,造成忙哥帖木耳陷入了全面被動。那海汗的軍隊因為一直在和波蘭人、保加利亞人作戰,因此是金帳汗國中戰鬥力最強,裝備也最好的軍隊。他們從西面攻入了東羅斯,忽必烈則從南面攻向薩萊,使得忙哥帖木耳無法再利用羅斯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對抗忽必烈。
持久作戰的計劃完全泡湯,只得召集拔都一系宗王的兵力,在薩萊城外迎戰忽必烈大軍。
是役,忙哥帖木耳一共集中了十三萬人的大軍,而忽必烈僅僅只有八萬步騎。
但是忽必烈卻擁有一張王牌——漢八旗火器兵!模仿明軍八旗建立的這支漢人軍隊,在全火器化的道路上甚至領先明軍。這次隨忽必烈出征的六個旗共兩萬四千餘人,就是清一色的火器兵。
而且忽必烈玩火槍的時間比陳德興久,雖然不知道滑膛槍兵的終極模式是什麼樣的。但是這兩年他和他的將軍們也一直在改進火槍兵的戰術。
最初的抬槍戰術,這個時候已經被拋棄了——抬槍戰術太過愚蠢,為什麼讓一個人用肩膀抬著槍管?就不能讓他們使用盾牌和長槍組成防線,然後把槍管架在盾牌上嗎?
忽必烈的大將伯顏在不久之前提出了這個改良的辦法。所以八旗火器軍就變成了盾槍兵加火銃兵的組合,每參(約1000人)八旗兵都有兩佐(每佐300餘人)火銃兵和一佐槍盾兵組成。火銃兵是人手一銃,就是原來的抬銃,上了戰場就輪流開火,以保持火力輸出的持續性。
而在八旗火器兵開火的同時,還會有部分蒙古騎兵下馬,持步弓站立在火器兵戰線後方射箭。同時,還會有大隊的蒙古騎兵在火器兵戰線兩側列陣,隨時準備發起衝擊。
忽必烈一系蒙古軍的戰術,已經從弓馬配合,變成了槍炮和騎兵的配合,槍炮居前,馬隊居後,槍炮殺敵擾敵,騎兵突擊一錘定音!
槍炮聲之後,響起的就是如雷一般的馬蹄轟鳴。
穿著突厥式戰袍盔甲的欽察人、羅斯人的屍體,彷彿被割倒的麥子一樣倒在草原上面,密密麻麻,觸目驚心。忽必烈的騎兵奔湧著向前,發動了波浪式的衝鋒。
在騎兵衝擊的同時,忽必烈的八旗火器軍則開始向前挺進,槍盾在前,火銃兵再後,帶著炮兵,一起向前推進。
二十多萬人的會戰,當然不會一個回合就分出勝負,必然是反覆撲擊,你來我往的較量上相當長的時間,才會以一方不支而退告終。
而對於忙哥帖木耳麾下這些經常打仗的草原戰士們而言,唯一能讓他們崩潰的,就是怵目驚心的傷亡!八旗火器軍的殺傷力,顯然已經超過了這些草原戰士的想象了。無論身穿幾重重甲,無論武藝多麼高強,在火藥驅動的鉛彈面前,都是一堆血肉!頂在前面的部隊,死傷慘重!傷員們被成百上千的抬了下來,全都血肉模糊,慘叫連連,隨軍的薩滿巫醫全都束手無策。
鉛彈造成的創口,根本無法醫治,只要中上一發,就必死無疑!這和弓箭的殺傷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慘叫聲傳到了忙哥帖木耳耳中,這個長相頗為儒雅,信奉天方教的蒙古汗王,臉色越來越白。他知道,自己的大勢已經去了。
第713章位面之子的器量
在戰場的另一頭,丟掉了蒙古本土的蒙古大汗忽必烈端坐在胡床上,他的本陣不斷前移,始終在距離火線不過數百步的地方,幾乎就頂在漢八旗火器軍的戰線後面!
九斿白纛高高佇立,隨風獵獵飄揚。穿著魚鱗鐵甲的怯薛軍在大汗身邊,層層護衛。更有大隊大隊的怯薛勇士,牽著戰馬,手持長槍,在忽必烈身後列陣候命。只要大汗一聲令下,蒙古最強的鐵甲騎兵,就會發動衝擊,給予敵人最後一擊!
幾個騎士急奔過來,到了忽必烈跟前十餘步時才勒住戰馬,當先一人翻身而下,跑到忽必烈面前才跪倒在地,“大汗!伯顏萬戶稟報,我軍前鋒已經攻到了忙哥帖木耳的大纛之前不足五百步了!萬戶請大汗派出怯薛軍衝陣!”
忽必烈神色不動,只是淡淡道:“鳴金,讓伯顏退下來。”
那個傳令的怯薛歹沒有起身,只是愣愣看著忽必烈。
伯顏已經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