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很清楚,許多州府百姓之所以能豐衣足食,倭寇和蒙元隱患能得以解決,這些都是宋隱的功勞。
因而面對宋隱,態度自然不同。
宋隱聞言也是笑了笑,目光掃過大宗正院,內心感嘆,“是啊,幾年前,下官還是一個小縣令,現在已經是大宗正院宗人令,官拜正一品了。”
宋隱點到即止,他和馬皇后彼此間都心照不宣。
他知道馬皇后因何而來。
馬皇后也明白宋隱話裡的意思。
他們兩人在閒聊中完成了試探。
馬皇后也不再兜圈子,言歸正傳。
“宋大人,老二雖說是有錯,稍微責罰就行,為何宋大人要動手傷人。”
宋隱早有準備,“夫人應該知道,皇子犯法與民同罪,對不對?”
馬皇后愣住了,想不到宋隱拿這個說事。
轉念一想也是,宋隱有什麼不敢說的。
只是宋隱說到一個罪字,卻是將事情嚴重化了。
在馬皇后眼裡,朱樉是她兒子。
兒子被打,當孃的自然要出頭了。
當然,馬皇后也知道朱樉在治理封地時手段過激,引起民憤。
可是宋隱也不至於放大這事吧!
況
且下手忒狠,根本不給皇家留情面。
她安排人去看過朱樉,好傢伙,朱樉整個鼻青臉腫,身上全是淤青。
她還未親見,只是聽著彙報,心裡就如刀割般難受。
而且,皇家有特權,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宋隱卻放大此事,導致皇室顏面無存。
馬皇后心中想來想去,卻不知道如何接話。
雖然皇室有特權,但是宋隱所言也沒有毛病,她無法否認。
思忖片刻,馬皇后輕輕頷首,“沒錯。”
此話一出,等於承認了宋隱的說法。
可是宋隱卻搖頭,“我看不見的。”
馬皇后怔住了。
宋隱之前的所作所為,不就是這麼想的嗎,為什麼要否定?
豈不是前後矛盾。
“為何?”
馬皇后納悶地看向宋隱。
在馬皇后眼裡,宋隱才華出眾,懂的大道理不少。
宋隱若是一個文人,必定會名揚天下。
宋隱輕輕一笑,“普天之下,皆是皇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
“大明的每一寸疆土,都是皇上的。”
“即便是給了皇子封地,也是皇上的江山。”
“既然如此,那麼藩王封地上的百姓,仍然是皇
上的子民。”
“秦王在皇上的江山裡肆意妄為,傷了皇上的子民。”
“如此行徑,夫人覺得,事實上是傷了誰,又是打了誰的臉?”
<center></center>
“況且,皇子就算是封了王,仍然還是臣。”
“身為臣子,不但不能替皇上分憂,甚至還令皇上鬧心,更丟了皇上的臉,這已經不算小事了吧?”
“夫人可知道,治國當以百姓為本。”
“一個王朝能否持續發展,看的是百姓,而不是哪個官員,更不是哪個皇子。”
“如果官員失職,就會發生民憤。”
“民憤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動亂。”
宋隱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馬皇后,這才繼續,“當年皇上造反,不也是因為元朝官員和皇帝暴戾,誘發民憤,從而導致元朝滅亡。”
聽宋隱說了那麼多,馬皇后無比驚愕。
她並沒有往這方面去思考。
她和朱元璋都覺得,宋隱是心裡有怨氣,所以才毆打朱樉,從他身上找平衡。
並沒有更深層次地往國家社稷方面去思考。
他們承認朱樉是有錯,卻沒有考慮到會嚴重到引發動亂。
真要這樣,朱樉
已然犯下重罪。
“可是宋大人,你剛剛也否認了皇子犯法與民同罪這話。”
“現在你說朱樉所犯之事是大罪,你要如何處理此事?”
馬皇后接連詢問。
宋隱也不墨跡,“秦王欺壓百姓,引起民憤。”
“雖然表面上百姓是對朱樉不滿,事實上已經影響到皇上名譽。”
“今日我打了秦王,並將他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