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並沒有太看好朝鮮勳爵們會在短時間內臣服於大明。
但是顯然宋隱跟他想的不一樣,當即詢問,“宋師,頂多一年那些朝鮮勳爵就真的能全部歸降嗎?”
宋隱輕笑著點頭,“燕王殿下,我已經吩咐李澤康他們將春秋戰國,以及秦末漢末等朝代即將滅亡時的悽慘下場的那些內容,印刷了幾百套,然後給朝鮮勳爵以及那些有些勢力的人送去?”
“可以說,朝鮮的那些勳爵無論身份地位如何,都人手一套。”
朱棣頓時好無語,宋隱這招也忒誅心啊!
這是要讓那些朝鮮勳爵們寢食難安,人心惶惶啊!
宋隱繼續道,“而且,我也讓李澤康他們時不時的透露,大明這一邊攻打倭國已經提上議程。”
“在這樣的誘惑下,那些朝鮮勳爵們自然更加乖巧,對大明的決定言聽計從。”
“畢竟哪個朝鮮勳爵不想去倭國分一杯羹?”
“只要是人就免不了對權勢和利益的嚮往,朝鮮勳爵們也一樣,知道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對他們最為有利的。”
“沒錯!”
朱棣聽了連連點頭,“宋師考慮的非常周到。”
那些朝鮮人,看的儒家書籍多了,思想多少都會有所改變。
不過有少數不識趣的人也正常
。
對於這些人,朱棣也表示歡迎。
如此一來,正好有機會對他們抄家滅戶,又能獲到一筆數目可觀的金銀財物。
朱棣跟宋隱梳理了一下眼下的局勢,並沒有把秦王和晉王揚言他們會發兵朝鮮的威脅放在心上。
……
日子眨眼間又到了寒冬。
也到了作為大明的附屬國,燕國要給大明上貢的時間。
朱棣並沒有假手於人,相當重視此事。
他包下了火車,給朱元璋送去明年的共貢銀和貢品。
看到明顯又多於往年的貢品,朱元璋龍顏大悅。
但是讚賞過後,朱元璋當即毫不留情地對朱棣就是一陣斥責。
朱元璋不滿意朱棣將重心放到朝鮮建設上。
在朱元璋看來,朝鮮那個貧瘠之地,沒有多大油水,不該耗費那麼多精力在那邊。
朱元璋仍然對沒有統一北元一事耿耿於懷。
雖然,北元朝廷那個傀儡皇帝,已經臣服大明。
但事實上,北元朝廷的兵力並不是北元草原上最強大的勢力。
草原上還有很多部落不服大明。
所以朱元璋希望朱棣將重心放到北元草原上,而不要為了斂財,將重心傾斜到朝鮮。
對於朱元璋的斥責,朱棣連連點頭,態度誠懇的接納。
不過朱棣進宮後,只是對
朱元璋恭敬,看到皇太孫朱允炆時,並沒有像是看到了儲君那般恭敬。
相反,朱棣對待朱允炆的態度,更趨向於是皇叔對待侄子的態度。
這一幕落進朱允炆近侍以及想要向朱允炆靠攏的朝臣眼中,都令他們非常不滿。
但是朱棣卻根本都不在意他們的想法。
反正父皇既不會將皇位傳給他,但是也不可能殺了他。
打壓一下朱允炆,還能讓朱棣覺得心裡平衡舒服了一些。
不過對於寶鈔貶值的事情,剛開始時朝堂上還對此事,又是調研,又是研究對策,熱鬧了一陣子。
不過後來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文武百官,都想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所以這件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任其自生自滅。
當朱棣回到北平府時,第一時間就去見了宋隱。
<center></center>
然後把他在京城裡的所見所聞都告訴給宋隱。
不過他唯獨瞞下了欺負朱允炆的事情沒說。
畢竟這件事情有些勝之不武,說他仗勢欺人,也不為過。
但是朱棣不說,這件事情仍然被有心人傳回了北平府。
宋隱也只是一笑置之。
不過說到寶鈔貶值的事情,宋隱皺了皺眉頭,並沒有給出行之有效的對策。
不是他沒辦法,而是他懶得攬事,給自己找麻煩
。
他好不容易才從朝堂裡脫身出來,並不想因為自己出風頭被朱元璋和文武百官再次注意到他。
反正有了朝鮮這個大冤種,寶鈔貶值的事情影響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