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3 / 4)

小說:穿越1862 作者:蒂帆

忠誠的陸軍,不會辜負了大和民族的期望,即使沒有了海軍。暫時斷絕了後勤線,也一樣有可能戰勝登臺的清國陸軍的……”

“八嘎——”山縣有朋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破口罵出。但是下一刻腦子就清醒了,明白現在是什麼場合。連忙跪地向御座上的明治請罪,“陛下請治罪,臣失禮了。”

明治眼睛眨了一眨,一句‘急中出錯,情有可原’把事情揭了過去。身為上位者,就該有這個制衡的手腕。古往今來,哪個當皇帝的願意看到手下人鐵板一塊?現在的維新政府裡也是這樣。

文官中有英制派,有德治派。分別主張“立即設國會”,“組織新內閣”。提出“應以聖主親裁,宣召議院中佔多數之政黨首領,委任其組建內閣”;以及主張採取德國政治模式,認為當務之急不是開國會、建內閣,而是“首先上定君權,下限民權,使人君安於萬世不朽之天位,使生民保自然固有之天爵”,“以我國獨特之皇統一系典例與人民開化之程度為鑑。斟酌得失利弊,制定法典憲章”。

武官裡有海軍、陸軍之紛爭,有長州派和薩摩派之紛爭。

因為如此,明治這個天皇位置才做的這麼舒服。

海陸的紛爭被明治摁下了火。今天的會議討論的重點可不是海陸軍之前的那些破事。而是日本接下道路的走向!

宣戰,還是忍耐?

太政官巖倉具視,內務卿大久保利通。先後訴說了自己的意見。無一例外,二人意見都是忍耐。並請求迅速請英美法荷等國參與調停。

國民的情緒需要適當的照顧,但是在現今日本民眾情緒還完全沒有被煽動起來的情況下。維新政府要摁下風頭,也不難。

戰爭,國運所繫,國之大事也。不做好所能完成的全部準備,就匆忙的發動戰爭,兩人也就不是內治派,而是西鄉隆盛一樣的急徵派了。

如此決議會很傷日本民眾、軍隊計程車氣,他們自己內心也不好受。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比任何事情都殘酷,弱肉強食就是現今國際社會的唯一標準唯一真理。誰讓日本弱小呢?而且只需要扣住清國艦隊卑劣‘偷襲’兩個字,再度掀起民間的激烈情緒也是很輕鬆的。並且直接就可以把目標對準清帝國。

大藏卿,也是維新政府當中英式民主政治模式的代表人物大隈重信,在向在座的各位日本重臣和明治訴說了一遍日本現今的財政收支,和要全面大戰所需要消耗的最基本軍需資金數額以後,當即也站到了巖倉具視和大久保利通的隊伍中來。

事實上,現在的東京維新政府裡,願意傾日本國運來與滿清立即一戰的人,幾乎是沒有的。別看後世的日本,一次次拿國運的賭博,是那麼的瘋狂、偏執,情緒是那麼的激烈。這些可不是1874年的日本!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時間去積蓄,都需要時間去培養的。

而且後世評價日本崛起的時候怎麼說?明治時代的日本政府中的政治家,是最具政治戰略眼光和長遠目標打算的傑出人才。絕不是後世目光短淺,卻又貪婪無比的日本政客軍頭所能比的。事實上,在隨著去年西鄉隆盛退出維新政府,返回薩摩藩,急徵派的力量在維新政府中迅速消退、消減。當道的完全是內治派!

山縣有朋也是如此。別看他剛才跟勝海舟較勁的要上火,那只是他的趁機落井下石伎倆。可絕不是要跟滿清全面開戰!

會議決策有了定論,明治的臉色很不好看。自己當國,維新數年來的第一場對外戰爭,就落得如此個局面。但是他也很清楚,日本的國力真的不充足。

山縣有朋卻顧不得明治天皇這個時候的心情。對太政官巖倉具視和內務卿大久保利通,這維新政府兩巨頭,以及外務卿寺島宗則說道:“如此,就請政府迅速與歐美各國公使聯絡調停事宜。西鄉君以及數千大和健兒的安危,就賴諸君了。”

雖然山縣有朋是長州藩,跟西鄉隆盛一系的薩摩藩尿不到一個壺裡。但是作為陸軍派大佬,必要的素養和責任感絕對是不缺的。他現在都擔憂死了徵臺陸軍的安危。

雖然山縣有朋對薩摩軍的戰鬥力具有不小的信心,也知道西鄉從道並非是無能不堪之輩,即使失去了海面的支援,依靠手中的力量,徵臺陸軍也該能堅持一段的時間,甚至打幾個勝仗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徵臺陸軍勝得了一時,勝不了長久。如果這調停之事拖拉個一兩個月,那麼他就可以上臺灣給徵臺陸軍收拾遺骨了。

“拜託了!”

第三百零九章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