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3 / 4)

小說:穿越1862 作者:蒂帆

就是關門的結果。

三個工廠陸續關門,在大公報上熱鬧了一個多月,風波還沒停下,大公報就有將劉暹賣給兩廣軍火的價格捅了出來,這一瞬間是一塊巨石砸破了大清的平靜了。

現今這個時間,各省都在編練新軍。軍火是最搶手的硬貨,兩廣的軍火交易竟然比別的省份的便宜那麼多。立刻電文、訂單雪花樣飛向了臺南巡撫衙門。

劉暹自然是很強硬的拒絕!

那山東、山西、河北、安徽、兩江等省份自然是對劉暹發做不了。並且這些淮軍控制的地盤當中,很多人都跟他們的boss一樣,更相信洋貨。但是陝西、甘肅、河南等省,這些朝廷的基本盤裡的省份,巡撫、總督是八旗者居多,並且跟漢中臨近的省份,立刻就有了小動作,他們直接卡起了漢中的商道。在漢中北、西、東等進出貨物的道路上設立關卡,收繳厘金,立刻的就給漢中的發展纏上了一道沉甸甸的鎖鏈。

在這個期間,大公報就像是一箇中立者一樣,一會兒抨擊劉暹軍火買的太貴,一會兒又批評陝西、甘肅等省的官員事情做得貪婪露骨。把秦軍與八旗之間的矛盾是‘大白於天下’。

這就像是在鋪墊一樣,一點點的把氣氛烘托到最高。然後,嘭一下,隨著劉暹要被抬旗,然後拒絕的流言傳出,舉國譁然,議論濤濤。

在這場輿論戰中劉暹處於弱者的地位,也始終是被害者的地位。就算軍火上的事兒給他形象略打折扣,有江南製造總局作陪,他也一點不傷大雅。

而八旗子弟的形象,清政府朝廷的形象,在這個過程之中,被朝野上下詬病,更被秦軍系統上上下下所憤怒。

在報紙越來越發達,在訊息逐漸暢通的今日,輿論戰這個新出現的所在上面,滿清一步落後,是步步落後。他們比起劉暹來,真的外行的太多太多了。

各國公使也突然間活動頻繁起來,外人誰都能看得到,劉暹與北京的裂痕變得更大了。中國的政局似乎會有大變化。

八月裡,北京下詔劉暹、左宗棠、瑞麟進京。這就是滿清諸公們思來想去,得來的一個解決法子。招劉暹進京,只要他能進京,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之前驟然惡變的關係,立馬就會煙消雲散去。

為此北京特意派出了張守岱為欽差大臣,打著視察東南防務的招牌,直奔臺灣而來。但是劉暹的反應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也讓所有人大驚失色,他抱病了,不能進京。

“元渡,三思啊,三思啊。你真的想落入萬劫不復之地嗎?”張守岱急的焦頭爛額。他害怕,現在他真的害怕。

劉暹不進京代表著什麼?又表示著什麼?是聽宣不停調?是自立藩鎮?不管是那一條,對於腦子裡從沒想過半點造反心思的張守岱來說,那都跟自尋死路沒啥區別,還禍及家人!

滿清這個時候在人眼裡那是國運恢復著的,此時清政府的實力絕對比原時空中要強許多。國庫裡的銀子先不說,只說湘淮楚的基本盤還在外,更多出了多軍和禁衛軍,以及各省的八旗練軍、漢軍練軍數萬。就秦軍露在表面的那四五萬人,就是再能打仗,渾身是鐵又能打多少釘?

名義上抱病中的劉暹,現在正一派安閒的坐在張守岱面前。屋子裡沒有外人,除了他倆外,還有張妙彤和張守炎,以及範德榜這個大管家。

“老範,給我叔說說,咱們現在究竟有多少兵力!”

十一萬餘陸軍,雖然其中的一半人要在起兵前後再召集起來,但如此雄厚的實力,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推平兩廣。

廣州的八旗新軍、兩廣的練軍,廣東的綠營,在劉暹眼中完全就是土雞瓦狗。劉松山手下倒是有一部分楚軍,戰鬥力還不錯的,但也就是一個不錯。

閩浙的楚軍真正主力,要全部動員起來,再由閩浙殺到兩廣,沒個倆三月的時間那根本不可能的。湖南、江西的湘淮軍,雲南、貴州的湘淮軍,也都是同樣。

晚清這些軍隊開拔,那就像招呼大爺一樣,先是開拔費,然後作戰中還要有特戰津貼,打硬仗的時候更是要白花花的銀子擺在眼前,再有加餉,那每月的餉銀翻倍是很平常的,最後是戰後的撫卹……

要的花樣太多了。但對於綠營、練軍、湘淮楚火藥包等來說,那是真正的‘賣命錢’,自己死後全家人都靠著這些銀子過活呢。所以,你給不夠銀子就像要他們打賣命仗打血戰,那是不行的。

淮軍、楚軍和湘軍的一部分還好一些。但也有不少已經腐朽了。連左宗棠這樣的人物都有‘馬失前蹄’,在臺灣總兵的缺上,在自己眼皮底下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