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若枯柴了?那六王,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多隆阿的身體也不行了。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就是慈禧也非常非常不耐多隆阿。軍隊裡多隆阿的地位也下降了很多很多。但八旗新軍畢竟是多隆阿一手操練出來的,滿清把多隆阿真正意義上削成了白身,卻沒有賜死。
歸化城真的要打起仗來,多隆阿還是要啟用的。就算是當個參贊。也是物有其用。
但是慈禧不想打。她不認為再打的話,滿清還有幸免之理。已經到眼下這個份上了。她第一要做的是如何保全自己等人的性命。
滿清王朝的延續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拋在‘活命’的後頭了。
……
但這對於光緒皇帝來說,無論滿清的時局如何的突變。他本身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生活路線依舊是兩點一線寢宮……書房。只不過是寢宮換了一個地方。
“釋氏之學亦主乎心者也,特極心之廣大耳。某按:必如《大學》明德、新民,無所不用其極,方為極其心之廣大,釋氏似不足語此……”書房中,光緒正在詠讀著《倭文端公遺書》。
倭文端公,就是倭仁。
皇帝的培養不是靠秀才舉人,四書五經只是敲門磚,史書、闡述個人理念的文集。等等都是需要涉獵的。
而現今滿清學術上,程朱理學無疑是佔據著統治地位的。倭仁作為舉國上下盡皆認同的一代理學宗師,他的著作和思想,自然是滿清培養小皇帝的必學課程了。
而光緒皇帝人是很聰明的。總體看他的人生就是‘高分低能’,但能取高分,這也證明他在學習上是很有一手的。
富禮善是滿洲正紅旗人,現在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對於聰明好學的光緒皇帝,他是發自內心裡喜愛。之前在滿清局勢還沒徹底淪喪的時候,都跟翁同龢一樣。抱著教匯出一代明君的念頭呢。翁同龢作為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對於光緒帝的評價可比刺頭的同治帝好多了。
但是現在,富禮善看著光緒帝只覺得心如刀割。一個十歲,心志尚未健全的沖齡孩童。一下子就要揹負著跌入亡國之君的深淵,這是何等的悲劇啊。
不過,光緒本人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感慨。只見他在停頓了一會兒後,突然開口說道:“富師傅。朕要是像您一樣只做個飽學鴻儒就好了。”
“皇上您是九五之尊,註定要執掌天地。怎能開這樣的玩笑。”富禮善慌忙搖頭道。
“什麼九五之尊啊。朕即不能上朝。也不能決定國事,擺在那兒就像尊泥菩薩一樣。還不如像富師傅一樣可以遨遊學海,來得有趣呢。”光緒似是嚮往地感嘆道。“而且大清國勢危乎,轉眼就有覆亡之危。朕也性命不保……”
“皇上,大清不會亡。您現在還年幼,等您長大了力挽狂瀾……”富禮善著急的道。但光緒再傻也不會把這種冠冕堂皇的敷衍放在心上。“朕雖然不知道外面局勢究竟如何,可就算皇爸爸他們不說,朕也知道大清快完了。朕可能很快就要流亡草原,比之元順帝且不如,成為一個徹底的亡國之君。就算長大了又能怎樣?朕依舊挽回不了什麼。”
說到這兒光緒帝的臉上露出了一種沮喪又略帶些嘲弄的表情。這種表情讓書房裡的富禮善唏噓不已,更讓門外傾聽的慈禧、慈安和七王奕譞心如刀絞。原本打算看一看光緒帝的三人,沒想到自己會在門外聽到小皇帝如此的一席話。一直以來慈禧也好,慈安、奕譞也好,在光緒帝面前都極力保持著矜持與自信。也就是維持著原先的架子。她們不管是出自什麼樣的考慮,都不想讓外頭越來越糟的形勢對小皇帝的心靈產生負面的影響。然而,在聽到了光緒剛才的一番話後,向來堅強的慈禧亦忍不住用絹帕悄悄擦了擦沾淚的眼角。
“姐姐,七王爺,我有些不適,先回了。”
慈禧不知道該以怎樣得心情來面對光緒,她不知道接下去自己該怎麼來說話。這種情緒對於慈禧這個女強人來說是很反常的。但這一刻就是這樣。
不僅是慈禧,慈安和七王也都不知道該以怎樣得面容面對光緒,面對這個剛剛十歲的孩子。
慈禧腳步飛快的走出了院落,卻聽一個太監匆忙跑來稟告道:“啟稟太后,穆圖善穆大人求見。”
慈禧心裡咯噔一跳。穆圖善求見?難道秦軍真打過來了?慈禧都要顫慄了。但她的臉上仍然掛著平靜從容的表情。立刻讓太監把穆圖善帶來,片刻後看上去心急火燎的穆圖善一個箭步上前,低聲奏報道:“啟稟太后,前方奏報,涼城、朔平方向秦軍有所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