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嘴角露出一絲冷笑,沒多久,從營地奔了三騎,乘著暮色消失在路的轉彎處。為首的正是趙功常。
自勒索範永鬥以來,陸皓山就感到周圍出現了不少眼線,不用說是範永鬥佈置的,在山西他可是地頭蛇,陸皓山不僅捏著他的軟肋,也欠了他鉅額的債務,對陸皓山有提防也在情理之中,這就是陸皓山明知他是賣國賊也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那種被監視的感覺,一直過了太原才慢慢消失。
一早就打算對付範永鬥。陸皓山在路上不著痕跡留下伏兵,不過心腹手下全留在身邊,大搖大擺、招搖過市地前進,主要是做別人看到,到時出事也不用懷疑到自己頭上,而趙功常收到路即將挖通的訊息,這才悄悄出發。
當然,趙功常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榆次城內。也有陸皓山的人在忙碌著。
榆次,古稱“魏榆”,位於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東與壽陽、和順交界。西同清徐毗鄰,南與太谷縣接壤,西北與太原市相連;商業繁華、人才輩出,素有“太原南大門”、“省城門戶”之稱。
自古以來。榆次就是重要的商業集鎮,特別是在明清兩代,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萌芽。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商號、典當、錢莊、票號遍佈全國各地,從而使榆次商幫成為晉商的一支勁旅,而翟家的翟堂就是榆次商人中的佼佼者。
說起翟堂,很多人都豎起一個大拇指說一聲了得,翟家的生意本來是不慍不火,不過翟家的老爺子走後,把生意交到翟堂手裡,沒想到這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紅火,米店、絲綢鋪、錢莊、生藥鋪、票號、當鋪等越開越多,最終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