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1 / 4)

小說:大明梟 作者:標點

俚讀耍�巡懷桑�竟僖簧先危�廡┦榘於祭煉枇瞬懷桑俊�

“大人明察,農忙時節,通告多,朝廷的旨意也多,用多一些紙,並不意外,各地衙門都是如此,並非江油縣衙特例,至於大人上任後用紙驟減,這個恰恰說明二件事,一是農忙時節已過,不用釋出那麼多命令,二是大人才思敏捷,一上任,書辦們的工作量大減,而很多命令用口頭傳達即可,所以用紙大幅下降。”

早就想到周大源會用這個理由,陸皓山沒感到意外,現在不過熱身罷了,這個周大源還真沉得氣,不疾不徐、不緊不慢,在解釋之餘,還不著聲色地拍起自己馬屁來,果然高明。

一個衙門,分為官、吏、胥、隸,用一句話可以形容:嚴官油吏惡胥賤隸,這周司吏把史的本色發揮淋漓盡致。

官場的油子啊,陸皓山明顯是針對他,給他下眼藥了,剛開始還有二分脾氣,可是很快不著聲息把心態放正,變得畢恭畢敬。

陸皓山不以為動,沒有被這些小技倆迷惑,也沒有再為那幾刀紙的用途深究,轉而繼續說道:“好,本官接受你的解釋,本官也清白為什麼縣衙的開銷為何這麼大了。”

看著周大源驚訝的目光,陸皓山繼續說:“也許是我們縣衙的人太能幹了,所以在吃和用方面也相應大了,前面的不說吧,就以去年十二月來說吧,那縣衙飯堂,一個月耗米將近一百石之多,本官查過日誌,在縣衙飯堂開飯的人數少時只有四十二人,人數最多時也不過七十人,而你這一百石糧食中,僅僅是午餐一頓,這樣算來,就是算六十人吃飯,每人每餐吃米達三升多,一個個都這麼能吃?”

明朝的一石大約是後世的一百五十斤,一升約是一點五斤,而明朝的一斤約為590克,而後世的一斤是500克,這樣來一算,一個人每頓將近五斤米,還真是大胃王了。

周大源沒有說話,不過那頭輕輕低了一點,陸皓山一看,馬上乘勝追擊道:“還有,看看這玉扣紙,一個月消費近三百斤,這也太能拉了吧,估計用一年都夠了、那捕快的衣裳,三兩銀子一套,怎麼不去搶,就是在京城置一身上好的綢衫也夠了;那馬一個月八兩銀子的精料?吃金子嗎?還有這裡,養驢拉磨,縣衙就這點地方,驢在哪裡,而磨又在何方?”

陸皓山一下子說了這麼多,喘了一下,繼續說:“還有,朝廷規定,火耗一兩銀子收一錢,最高不能超過三錢,而江油收取的火耗高達三錢半,雖說你帳目做得眼花繚亂,但本官算了一下,記在帳面的只有二成,還有一成半去哪裡了,按照帳本,去年上繳庫銀的數目為四千兩,這一成半,就高達六百之巨,我的戶房司吏,你可以向本官解釋一下嗎?”

厲害啊,周大源的眼睛都瞪大了。

原來以為,眼前這個新任縣令就是一個繡花枕頭,仗著有靠山,跑到這裡歷練一下,鍍鍍金,然後再高升,像這種書呆子、楞頭青,很容易就被自己玩弄在掌鼓當中,特別是查帳這件事,自己壓根就沒有把他放在眼裡,本以為他做做樣子,沒想到,這個傢伙是扮豬吃虎,一直隱在暗處,然後伺機出手,失算了,失算了,不僅自己小看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縣令,就是像陳縣丞這麼精明的人,也被地他矇在鼓裡。

一開始周大源認為陸皓山沒有查帳的能力,就是有,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之內查完,現在不過是誆自己自曝其短,可是,陸皓山用事實給他看,那完全是錯誤的,他是一個高手,甚至用老手來形容。

做帳不是想做就做的,想做帳的,也得講求度,那就是帳目做得太完美,反而惹人懷疑,像周大源這些老油條,不會把帳目做死,而是留一些無關痛庠的小錯誤,讓上級查帳的人發現,這樣一來,那紅包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送出去,不引人懷疑又孝敬了上差,可以說一舉二得。

可是現在,那些準備給上差發現的小錯處讓陸皓山發現了,那些不準備讓上差發現的,也讓陸皓山發現,甚至一些做得很隱敝的帳目,也讓他給翻出來了,這時候周大源才發覺,原來眼前這個年青縣令,是精通帳房的操作,瞭解其中的貓膩,他不僅是一個做帳高手,還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能人,還真是能啞隱啊。

突然間,周大源心中升起一股被做棄子的感覺:這個縣令大人為何會和自己作對,不,應說針對自己,那陳貴放在陸縣身邊的棋子呢?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收到?會不會是陳貴看到這位陸縣令後臺太大,為了討好他,拿自己當替罪羊了?一瞬間,周大源嚇得冷汗都出來了,不過細想一下,不大可能,自己知道得太多,在沒有談妥之前把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