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我略略鬆了口氣。
旅途實在是無聊。聽乘客們說,到J市還有一個多鐘頭。
我閉上眼睛趴著打瞌睡,耳朵有意無意地留意車裡的各種聲音。
“呼嚕嚕,呼嚕嚕……”胖子靠在椅子背上睡著了,鼾聲差點要蓋過汽車的噪音。瘦子呢?腦袋倚在胖子肩上,也打起了瞌睡。
再“看”車上,其他乘客都開始瞌睡起來,小雞啄米似的,有幾個還口水漣漣……
只有兩個人特別,非但沒睡覺,反而眼神閃著精光!
誰?就是中途上車的那兩個男子。
坐在前面的緊緊抓著手裡的黑色包裹,眼睛滴溜溜朝兩邊看。後面那位看似不動聲色,眼睛早瞪得溜圓,左右看看,抿著嘴角,一絲笑意浮上臉頰。
他們想幹什麼?
我疑惑著,留意著,等待著。
然而,中巴車在飛馳,乘客們在打瞌睡,那兩個人遲遲不見動靜。
難道是我誤會他們了?
記得以前看到過一個“疑鄰竊斧”的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就悄悄觀察那人走路的樣子,覺得很像是偷斧子的人;看那人的臉色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人。在他的眼裡鄰居兒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不久,丟斧子的人在山谷裡挖水溝時,掘出了自己丟掉的那把斧子。這時候,他再留心察看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走路的樣子,嗨,一點兒不像是偷斧子的;看他的臉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談話語,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這時候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根本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後人從這個故事裡得出一些經驗,認為人的心態往往會影響他的眼光。其實鄰居的兒子沒有發生變化,而是他自己的心態在不斷改變。變的原因也沒有其他,是被偏見所矇蔽了。
難道我對這兩個人也預存了偏見嗎?
正想著,坐在前面的男子就在這時開始發動了。
“別動!”
他靠在司機座位的背後,右手拿著一把雪亮的馬刀,架在司機脖子上,身子擋住後排乘客的視線,低聲對司機說。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他在跟司機小聲聊天呢,其中苦楚只有司機自己知道。
司機的身子一僵,手上一滑,中巴車一晃,在路上扭了一個S。
“噯,這是怎麼了?”有稍微清醒的乘客抬頭來問。
“沒事、沒事!”坐在後面的另一名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