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兄客氣了,大家都是讀書人,何談叨擾!快請上車!楊四,放踏凳。”
叫楊老四的答應著,放下一張木頭製成的凳子,請少主人上去。
我一直看著他們,聽到大清朝年輕讀書人之間的談話,這是第一次,覺得頗為新奇。我早已經知道,在大清朝,讀書人的身份很是高貴,普通百姓見到他們要“執之以禮”,否則就是“有辱斯文”,要遭人罵的。這些文縐縐的話我可想不出來,都是聽少主人說的。他還說過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類的話,我也聽不懂是什麼意思,反正肯定很要緊。對識文斷字的文化人,我一向恭敬,從不無故對他們吠叫。
少主人整了整肩上的包袱,看了看我,拍拍我的腦袋說:“阿黃,你就跟在車後,不能上車去了,可以嗎?”我當然高興了,坐了半天馬車,顛啊晃啊,早就頭昏腦脹了。我搖頭晃腦表示願意,少主人才放心地上了楊家二少爺的馬車。
把少主人讓進車裡,楊二少爺對站在下面的李癩子說:“李五,你也不必擔心,我讓楊四幫你把車拉出就是了。”
李癩子又是連連道謝。他與那個叫楊四的一道,拿了一根繩子,拴在楊家的車後面,兩車一起用力,總算把車拉出了泥坑。
我一邊看著這邊拉車,一邊留心“看”那四個黑影。那四人顯然也看到了這邊的情況,現在更不會貿然衝過來了。他們趴在大石頭後面,正在商量著什麼。過了一會兒,四個人離開了石頭,向路的另一邊走去,七拐八拐,很快就模糊了。我鬆了一口氣,慶幸這邊出現了新狀況,要是沒有陷進泥坑,馬車到了山角,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現在好了,沒事了。
正在想著,這邊的兩輛馬車動身出發了。“啪”“啪”,兩聲清脆的鞭響,馬蹄蹬地,踏步向前,車輪也翻滾起來,灰塵又起。我趕忙抬腿跑動,跑到一旁,緊緊跟著。凝神探察前面楊家的車內,少主人好像正在跟楊二少爺說著話,臉上都有笑意。
我徹底放下心來,以為這次科考之旅雖有些許波折,總體還是平順的。可後來發生的事情表明,我還是太過單純了,缺乏對人心的真正瞭解,也缺乏對大清朝的瞭解。
車輪滾滾,我腳下也是匆匆,跟在後面不敢懈怠。好在體力充沛,馬車本身也走不快。
中午在一個路邊小鎮吃過飯後,在楊二少爺的催促下,他的馬車先於李癩子的馬車出發了,看上去他好像有要緊的事。少主人沒有異議,對我招呼一聲,上車跟著走。那個二少爺對我沒太留意,倒是那個駕車的楊老四看到我後頗有興致,跟少主人聊了幾句,說些貓啊狗啊的閒話。少主人也沒跟他多說什麼,只說怕路途寂寞,帶上我好做個伴。
馬車在前,跑得快起來了,我放開力氣來才跟得上。
跑了一陣,我的感覺告訴我,又出現了異常情況!是什麼情況呢?我四處轉頭觀察著。
天上太陽正旺,陽光灑落大地,萬物感受著它的恩澤,呈現蓬勃景象。路面平整了很多,路旁有稀疏的行道樹,稍遠些散落著一些農舍。路上行人不多,零零散散走著幾個人,都是拿著各式農具的農人。這些都沒什麼不正常的啊?我疑惑了,但並不懷疑自己的感覺。
再次凝神,把意識放得更遠。很快地,我找到了懷疑的物件。在我們後面,有一輛馬車遠遠地跟著,我們快他也快,我們慢他也慢。起初以為只是湊巧而已,可過了好幾條岔路後,那輛車還是跟著,這下我不得不懷疑它了。本以為是李癩子的車,半路上趁少主人乘的車暫時歇腳,我饒路跑近了一探,居然是那四個黑衣人,他們乘著另一輛車在跟蹤我們。我一怔,這四人竟未放棄?心裡自然警兆頓起,不敢鬆懈。
這樣一前一後,半下午時分,我們兩輛車來到了一座大城鎮。我抬眼一看,就是上次來領賞時的縣城。原來這就是新昌縣的所在地,那個縣太爺應該就是新昌縣的縣令大人了。
進了還是幾個兵丁把守的城門,馬車駛過一條石板街,在一座建築前停下。少主人從車上下來了,連連向車上的楊二少爺拱手致謝,婉言回絕了他一起投宿的邀請。
跟在少主人後面,我回頭凝神探察。那四個人也下了車,遠遠綴在我們身後,裝作四處張望觀賞,實際上眼睛始終沒有脫離少主人。
怎麼辦?我不免有些緊張,暗思對策,暫時計無所出。
前面街道上的行人多起來了,來來往往,有的閒逛,有的在街邊的攤點上選購各式小東西。少主人也饒有趣味地東看看,西望望,很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