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3 / 4)

小說:殺破唐 作者:閒來一看

李茂判斷在朱洄和雄武軍之間,朝廷肯定會選擇雄武軍,雖然雄武軍也不大恭順,但總比祖上有汙點的朱洄強。

不過萬一雄武軍抵不過朱洄,朝廷又將如何?

而若恰巧李茂有能力壓制朱洄穩住幽州呢?

迫不得已,朝廷也只能選擇李茂了,這就是韋雍那句犯忌的“兩害相較取其輕”。

這一切的關鍵是讓朱洄自己跳出來,再讓雄武軍和朱洄鬥起來,把握好時機逼著朝廷不得不接受李茂率軍入關,執掌幽州的事實。

李茂和韋雍對視一眼,心有靈犀,許多話盡在不言中了。

“要設法把朱洄運作回幽州。”

夜深臨別之際,李茂一語點明韋雍回幽州後的任務。

韋雍心領神會:“明白。”

在海上飄了兩天兩夜,來到一處擁有綿軟沙灘的港灣,岸上一座城寨,有重兵把守,是李茂的四大鹽場之一,蘆葦灣鹽場。

鹽場內建有碼頭,所產的海鹽透過船舶運至東、高州,在此包裝,再運銷遼東各處。

河東產池鹽,韋雍和張鷺都曾參觀過,與這座大鹽場相比,河東的池鹽作坊還十分原始,規模小,裝置落後,管理簡單,是無法相比並論。

蘆葦灣鹽場出產的鹽品質上佳,價格低廉,韋雍、張鷺看了都十分滿意,代表張弘靖和李茂定了一份契約,約定李茂向幽州供貨,幽州方面負責分銷,所得利潤,二八分,遼東拿二,張弘靖拿八。

二八這個結果是張鷺爭取的,李茂本來要三七分,他三,張弘靖七,這多出的一層是張鷺喝了一大碗酒後爭取來的。

此行功德圓滿,韋雍心滿意足地回了幽州,張鷺卻臨時提出要到遼州等地去看看,李茂表示歡迎,遣人護送去遼州,由文書丞、鄭孝章等人接待。

他自己卻去了卑沙城,遼東已經一統,卑沙城也非化外之地,桑容審時度勢,向遼東節度使李茂獻城,李茂授他一個節度押衙兼卑沙城兵馬使,仍然駐守卑沙城,所部一個不動,只是讓監軍院象徵性地派了一名監軍使過去。

遼州監軍院現在就是李茂的私人圖章,凡需要向軍隊派監軍,由軍政部護軍院擬出名單,交由監軍院出面辦理,監軍使張海蓉就是護軍院使夏純的門下書辦小吏,簽名、蓋印、發文而已,非但絲毫做不了主,連多問一句都不敢。

不過張監軍修養高深,早看透了權與名的實質,他愛好廣泛,吟詩作畫,悠遊山林,日子過的很是逍遙,他的一個門生能模仿他的筆跡,留在監軍院辦理常務,每遇有緊急公文而張海蓉又不在,便由他代簽代辦,張海蓉連捉筆畫名的苦差事都免了。

李茂巡視卑沙城,主要是看看他著力打造的海外貿易碼頭,這座碼頭在卑沙城外,說是碼頭,其實已經建成一座新城,佔地面積甚至比卑沙城還大。

除此之外,李茂還要順道出席安東軍第十師建軍儀式。

第十師這個番號,李茂本來是打算留給高蘇的,渤海大將因為追隨大元瑜過緊,為新國王所猜忌,兩家鬧的劍拔弩張,同時派人請李茂裁決。

高蘇是一員悍將,這一點他已在戰場向李茂證明過,東征軍中軍一萬多人差點被他打垮就是明證,金梯邕、馬和東、石雄都做過他的手下敗將。

他的麾下號稱“鐵打的高家軍”,主要將領都是高家子弟。高家軍常年駐守渤海北境,與靺鞨人打交道,精擅山林作戰,作風頑強,戰術高明,是捍衛渤海北境的中流砥柱。

大元瑜說服高蘇率部南下,在鐵州城下阻擊李茂,距離鐵州不遠的中京城是高氏的榮興之地,家族的根脈所在。高蘇率八千高家軍南下參與大尺隆組織的鐵州會戰,屢建奇功,李茂兵走險鋒,突然使出大殺器,一舉攻克了中京城,拿住了高蘇的命脈,迫使八千精銳的高家軍不得不做壁上觀,沒有參與最後的上京保衛戰。

他的家族因此保全,但在渤海卻壞了名聲,而今江山易主,新主翻出舊賬整治他,高蘇只得含恨投奔遼東。

第522章 誰是刺客

高蘇骨子裡還是愛渤海的,他的八千高家軍分出一半回了渤海北境,繼續和森林裡的同宗兄弟纏鬥,捍衛王國北境。他自己則帶上子孫家眷及三千親兵投奔遼州,歸屬李茂麾下效力。李茂將其部留在遼州整訓,補充軍械、訓練軍官,待整訓完成後遣往哥州效力,專門對付散居在森林裡的室韋猛盾部。

但桑容主動提出要第十師番號,李茂也不能不給,畢竟是多年的老朋友,不給太不給面子,而且能讓桑小鬼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