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項計劃由已經適應山地密林地區作戰的左龍驤軍擔任,李茂只派了五百人,化整為零後變成二十小隊,在劉闢的大後方製造了不小的恐慌,作為應對之策,劉闢令五院軍回援,五院軍平素驕橫跋扈,在西川不得民心,雖是內線作戰,亦無地理優勢,莫說絞殺左龍驤軍,反而被屢次‘交’鋒中大敗特輸。
劉闢不得已,只能起用自己的‘女’婿蘇疆為五院軍兵馬使,蘇疆卻不願趟這趟渾水,滯留鹿頭關不動。
李茂做的第二件事,是與右龍驤軍密切合作,清肅山南地區,目標是劉闢和吐蕃佈設的‘奸’細,目的是為南征大軍打造穩固的大後方,順勢將龍首山情報網鋪展到終南山以南地區。這件事對林英而言,也是有利無弊,他樂得配合。
李茂做的第三件事,是協調向川中調運軍醫和草‘藥’。
李師古死後,濟民生醫學院便從鄆州官府的視野中消失了,李師道認識不到此物的重要,在寵信的家庭醫官黃大仙的不斷詆譭下,濟民生醫院在官府和軍中漸漸失去市場,這反而成全了李茂當年苦心經營的產業——根治民間,服務平民,濟民生醫院如雨後‘春’筍般在河朔大地上勃興起來。
因為朝廷要對西川用兵,粗通醫理的李茂一早就判斷軍中有可能會流行瘧疾等疾病,為此他專‘門’致函葛氏夫‘婦’,請求支援。葛氏夫‘婦’不問政治,但對軍中大規模疾病流行卻甚為關切,當即派得意弟子王念復趕赴長安聽命。
李茂安排部分醫護人員隨李先奕部和李光顏部出行,軍中疫病流行時,隨隊醫官及時動手將其遏制,劉悟部本也有醫官隨行,路過興元府時,卻被劉從諫留了下去,致使軍中疫病流行後束手無策,又因軍中多老弱,死傷甚重。
王念復將集結在長安的二十名醫官分作六隊,李茂遣六名隨鸞校尉沿途護送,分頭奔赴五軍。分去高崇文部的最多,一共九名醫官,其次是劉悟部,該部疫情最重,但不是南下主力。嚴礪部和尹牧部最少,蜀地降卒和山南兵適應蜀中氣候,並無疫病發生,李茂各派了兩人前去做預防措施。
葛日休夫‘婦’選調的這些醫官都是經驗豐富之輩,領隊的王念復更有“神醫”之名。
即便如此,在行前,葛氏夫‘婦’還是就一些常見的軍中易發疾病做了重點指導,眾人是有備而來。饒是如此,診斷病症,對症下‘藥’,加上臨‘床’試驗,還是耗去了一些時間。
軍中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被破壞的糧道逐漸恢復,潛伏流竄在山南西道的西川和吐蕃‘奸’細被大量清除後,後方的糧食補給線有了切實保障。
為了減輕運輸壓力,儘可能的使用民力,在李茂的建議下,朝中在劍州、閬州設立軍糧收購點,高價收購本地軍糧,而將關中運輸來的軍糧在興元府、鳳州、興州等地低價發售,山南百姓從三地購糧,自行組織民力將糧食運抵劍、閬兩州,再轉賣給官府,出人出力賺份辛苦錢,這比官府出面組織民力運輸糧食節約了費用,提高了效率。
更主要的是此舉使五院子弟在山南西道失去了立足之地,在利益面前,當地土著視西川外來戶為敵,無人再願意再跟西川人合作。
由此後方大定,搶運至關中地區的糧草迭次南下,軍需供應充足、有保障。到元和二年夏末秋初,三軍戰力逐漸恢復。
高崇文、嚴礪主張立即進攻,趕在冬季來臨前打破成都,全體將士在蜀地過個安定祥和年。
李茂道:“看兩位將軍龍‘精’虎猛,小弟還有一計未施,此計用來,或可‘迷’‘惑’劉闢,減少阻礙。”
將計策一說,二人大喜,催促李茂趕緊施行,李茂的計策很簡單,就是把之前極力隱瞞的軍中爆發疫情的情報捅出去。
直接公佈,劉闢勢必生疑,李茂要遮遮掩掩,讓劉闢自己來找。
劉悟重傷,劉從諫取而代之,李茂派人送劉悟回長安養兵,途中故意散步訊息說,劉悟是感染瘧疾回京養兵,劉闢的耳目探知訊息,如獲至寶,立即南下回報。
此外,李茂又派人在長安秘密招募郎中充當軍醫,又大量採購‘藥’材,致使長安城內的幾味‘藥’材價格一漲再漲,竟至於脫銷。有心人把這幾位‘藥’材放在一起一對比,忽然發現,李茂採購的正是用於治療軍中疫情所使用的‘藥’材。
不同渠道獲取的情報相互一印證,劉闢猛地一拍額頭,懊悔道:“早知如此,就該在盛夏進兵,一舉擊潰官軍。”
盧文若不敢吭聲,當初盛傳高崇文部疾病流行,劉闢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