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線,不知道那些蘇軍士兵捱上自家的重磅炮彈,感覺會是怎樣。
想來,應該不會太好吧?
作為蘇軍中炮兵權威的沃羅諾夫主任心中非常不是滋味,他可是太清楚那些武器的威力究竟有多麼可怕。
作為這場戰鬥第二階段的炮兵戰術制定者,他一手策劃並部署了數百門大炮的陣地,成功的形成對日軍正面乃至兩翼的半包圍式攻擊性陣型,創造性的搞出以笨重、遲緩的大炮為主力,集中空前兇猛的火力對敵發起毀滅性打擊的戰術。
這種以大炮為中心的戰術。對於坦克裝甲車質量普遍太爛的蘇軍來說,簡直是一場救命的及時雨,而蘇制武器普遍的皮糙肉厚,能適應各種糟糕戰場環境的特性,保證了這些大傢伙能夠在春雨造成的爛泥地裡照常運動並投入作戰,壓得日軍優勢的步兵和坦克部隊不能前進半步。
多好的機會啊!只要再等一等,更多的部隊和武器裝備到達,屆時將整個諾門坎地區的數萬日軍一舉掃光不是夢想。
可現在……沃羅諾夫苦悶的狠掐眉心,一聲聲爆炸好似催命鬼似的讓他心焦,但可惜他不是總指揮官。只能看著朱可夫乾瞪眼。
終於,在經過近半個小時的長考之後,朱可夫在眾人期盼的目光注視下直起腰,冷靜的好似北冰洋的海水般的眼神,一掃而過,立刻讓所有人的燥火消下去大半。
“沒有到最糟糕的境地。我們仍然有機會戰勝日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