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朱斌的實力後更是對地利阻礙毫無信心。就算他把鐵路修成了窄軌,也擋不住飛機在天上跑。就算他拼命發展工業經濟,又哪裡弄得過已經掌握了半個華北和億萬人口、資源的朱斌?即便是老蔣那百萬德械化中央軍掃過來,他也只有認栽的份!
老了就是老了,得服,這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朱斌手握海陸空三大強軍,如今有主導了對日復仇作戰,已經無人可擋其崛起的勢頭,為了後半輩子著想,還是踏踏實實跟著走吧。
他決定不費腦子了,宋哲元和商震也明白,大勢已去。這次戰爭不但無法控制規模,隨著推進的展開,參戰部隊的增加,他們將不可避免的被整合,等把日軍打敗了,折騰完了,恐怕精銳部隊到底聽誰的,不好說。
想後悔?那也不可能,不說全國都在盯著,現如今已經得到了好處的師一級以下的官兵們誰不是對朱斌感恩戴德視為伯樂和金主?他們這些老頭子們,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給賣了,說到底,在中國混,有錢有傢伙是硬指標。當年的北洋壓得孫大炮到死沒得逞,後來的奉系打敗直系,老蔣有幹掉奉系,挑翻馮玉祥,收編川軍團,全靠這兩條。
朱斌崛起之後又把這標杆往上調了十倍,這廝不但有錢有人有背景,還能折騰,調教出來的部隊是唯一能壓著日軍打的強軍,全套的條件都有了,江山早晚都是他的。
嗯,不折騰了,看他怎麼搞吧,反正無論如何最後的蛋糕總有自己一份,這時候誰扯後腿,那是逼著朱斌翻臉呢。
大佬們不經意間又是一場思想交鋒,結果還是朱斌完勝。順帶的,還把他憋了好久沒能往外吐的假借口給圓了過去。他絕對不承認,這是為了防止各國把自己帶來的科技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地步,更沒有耐心等著一切條件成熟再開始戰爭,一切,就用炮火來解釋吧!
便在一眾大佬的關注下,長城防線近二十萬雜牌軍與日軍第一輪交鋒打得火光四濺,一天之內消耗的炮彈數以十萬計!
而在蒙古高原上,王樟堂率領的裝甲旅終於跟匆忙轉道趕來的日軍第3聯隊前鋒碰撞在一起,後發先到的“天擎戰車”毫無畏懼的衝進日軍戰車編隊之中,接連廢掉兩輛“九九式”後,迎面撞見一大坨鋼鐵,頂著一根大粗管子煙塵滾滾的逼進!
這傢伙的長度至少有十米,高度有四五米,扁形的焊接炮塔,帶著銷焰制退器的粗炮管,傾斜前裝甲,密密麻麻跟蜈蚣爪子有一拼的小負重輪,最奇怪的,是居然在表層砌了一層方磚似的大塊兒,雖然沒有很整齊很嚴絲合縫,可看上去,怎麼那麼眼熟??!
“這他孃的是什麼玩意!”王樟堂看的眼睛圓睜。
第613章 多炮塔之歌(十四)
饒是王樟堂自認見多識廣,全世界幾乎所有的裝甲武器他基本都研究過,但唯獨對於日本的奇葩想象力沒有一點的預知能力,因為已經超出他的理性思維範圍之外,不按套路出牌,說得就是日本兵器工業研究者的能耐!
當然,大部分時間這種異想天開的發明出來的東西都不靠譜,比如他們的衝鋒槍還有輕重機槍,怎麼都讓人想不明白,居然要在戰場現場塗油裝彈,那玩意來得及麼?
王樟堂遙遙腦袋凝神觀看,全息影象上把前方的怪誕傢伙來了個三百六十度全向大側寫。|看|書|吧|除卻長的嚇人的車體和足足十對負重輪看的人眼暈外,更奇葩的是,這傢伙的前臉好好的還加了連個小炮塔,看那口徑也就是常見的37mm炮,而主炮塔的兩側還分別加了兩挺重機槍,大概覺得這麼大傢伙有太多的空白區域,閒著太可惜了,儘可能加大火力裝備才顯得充實吧?
尼瑪這也膽敢叫多炮塔?!真以為堆上更多的武器裝備就牛叉了嗎?扯淡!
王樟堂頓時有點出離憤怒,不為別的,作為多炮塔主義忠實的擁簇,他覺得唯有自己屁股底下的座駕才算夠資格,炮不但要多還要夠大,前邊那傢伙的主炮看起來不俗,但身管明顯短,說明初速肯定搞不到哪兒去,穿甲能力……有待於考察,但那兩個小炮和機槍算什麼玩意?!
“他奶奶的!敢在老子面前裝多炮塔,幹他!”一拍控制檯。他嗷嗷吆喝著,駕駛員立刻操控戰車當面撲去。
而在對面的龐大戰車內,日軍第33旅團獨立戰車聯隊長野村院熊牛哄哄的癟著嘴,坐在寬大的車長專座上,兩手不嫌麻煩的杵著戰刀,透過觀察窗眼望外邊此起彼伏的爆炸火光,一股叫做自信的情緒油然而生。
這種自信,來自於身下的零式超級戰車!這種帝國陸軍有史以來最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