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3 / 4)

小說:民國之鋼鐵狂潮 作者:水王

擴軍備戰之大造軍火(二)

老蔣瞥了何應欽一眼,淡淡的問:“想不到我們的兵工廠居然能造如此好的兵家利器,何部長,我怎麼從未看過相應的報告呢?”

何應欽臉色發青,扭頭衝著何守謙呵斥:“到底怎麼一回事?你快點給委員長講清楚!”

“委員長,這……這不可能!”何守謙臉色發紫原地蹦起三尺高,急吼吼的撇清,“金陵廠能造什麼東西,我身為總經理豈能不知道?朱總長這是在大言欺人!”

他可是嚇慘了!在首都,委員長眼皮子底下冒出這種事,他身為具體負責人居然也不清楚,這罪名能夠他死一百次,而作為擔保人的何應欽肯定得吃掛落。(點全文字更新最快)更要命的是,這玩意還是朱斌給揭出來的,那意味著,一個無比危險的定時炸彈就擺在老蔣的枕頭旁邊!

老蔣刺殺陶成章起家,這輩子最怕的也是刺殺,遭遇幾次後,他一年四季隨時都穿著宋夫人從朱斌那裡訛來的防彈背心和防彈大氅,周圍的衛士不但伸手高強,且每一個都是厚厚的肉盾,能擋子彈炸彈,保證他日夜萬無一失。

朱斌這一鬧,等於說南京一點都不安全了,捅出簍子的人,不被老蔣生吃了才怪!

不光是何守謙,落在後面的戴笠也是汗珠滾滾,他掌管內外情報,居然沒得知一點訊息,最好是朱斌說謊話,否則,他也得等著挨收拾!

朱斌笑眯眯來回看他們一圈,又衝旁邊差點笑出聲來的馮玉祥眨眨眼,呵呵西歐熬著打破僵局:“其實何總經理不知道是正常的,因為你貴人事忙,並不十分了解這些按照我的要求建立的工廠,到底有多麼大的生產能力!這些槍,的確都是貴廠新造的,不信,你可以去問問梁厚光總工程師。”

“好!我這就去問問清楚!”

何守謙巴不得有個藉口離開呢,轉身剛要走。何應欽沉聲道:“算啦!朱總長從不誑語,此事是你失職,等著處理!”轉臉擠出一點笑容,對朱斌道,“對不啊漢臣,都是我管教無方。出了這樣的紕漏!你繼續!”

何應欽可不敢再折騰下去。他太清楚朱斌的手段有多麼深不可測,只怕揭出真相來,他都得跟著倒血黴,當機立斷,先忍下一口氣再說。

朱斌沒工夫跟他們費嘴,點點頭道:“何部長果然有雷厲風行之優良作風,佩服!那什麼,我繼續說。”

他從另一口箱子裡拿出一顆子彈,竟用彈頭輔助三兩下把槍拆了個七零八落。快的令人目不暇給,而後得意的道:“設計之初,我們充分估計了國內工業現狀,以及我國士兵普遍識字率不高的問題,故而槍支總體結構趨向簡單、易用、易維護。全槍只有6個關鍵元件,槍管鋼採用我國各大鋼鐵廠都能冶煉的低鎳鉻合金。保證六千發壽命;金屬部件大部分採用精鑄件和衝壓點焊工藝製造,簡單方便,質量比德國人的切削鍛造衝銑差不了太多。”

“玻璃鋼材料的槍托製造方便,成本低,不再受特種木材產量的限制,沿海地區則可以採用外購的各種木材粉碎後製造的膠合板,因此總體下來。生產效率比製造中正式步槍還要簡單數倍。像金陵廠這樣規模的,一年造三五十萬條輕而易舉!”

朱斌一邊說,一邊重新把槍組裝起來,一共用了沒有十秒鐘。復原之後從另一口箱子摸出一個二十發彈匣“喀拉”裝上,隨手遞給老蔣。

跟捷克式幾乎完全一樣的直彈匣插在下部,立刻顯得槍身飽滿許多。老蔣雙手接過去,抵在肩頭輕輕一比劃,立刻覺出這槍的不同凡響。裝滿子彈的彈匣明顯很沉,但卻保證了重心的穩定,且瞄準基線不短於,保證了遠射精確,槍托彎曲弧度和末端內凹的設計,明顯考慮到了中國人普遍的身材和體質,配上減裝藥子彈,連發射擊的穩定性和精確性自然極高。

再加上戰場簡單維護的特性,這天生就是一條無上的殺人利器啊!

箱子裡另外九條被衛兵組裝起來分發下去,各位大佬忙不迭的接在手中,翻來覆去愛不釋手。馮玉祥沒兵可帶,所以閒空多的足夠他平日裡亂作研究,當下大聲讚道:“這槍做得好啊!咱們國家缺這缺那,造條破槍什麼都要進口。漢臣你這一傢伙解決了大問題!玻璃鋼,膠合板,咱們可是供著全世界用。以後可是要造多少是多少啦!”

六年來,中國化工集團在範旭東為首的精英之士率領下沒命的擴張規模,形成煉油一千萬噸、煤變油和天然氣造油一千萬噸、石化廠一千五百萬噸的巨型主體,供應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化纖材料,百分之四十的精細化工產品。而幾大民族企業家組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