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3 / 4)

小說:民國之鋼鐵狂潮 作者:水王

作室內,好歹是沒有火花四濺的場面了,寬達20米的空間內,地面軌道、天棚頂滑軌上的機械臂起碼百十來條,正中央擺著一座高達五米的綜合中心裝置,透明的罩子裡,一座兩米五高的巨大鋼鐵玩偶巍然矗立。

朱斌一打眼就喜歡上了這玩意!比起星際時代的高科技造物,這傢伙顯得非常粗糙、粗獷,稜角分明,肩頭、臂膀上面厚達一寸的合金板呈現出一種堅不可摧的感覺,每一個向外的關節處都突起一尺多長的尖錐刺,碩大的腦袋頂端,山字形的尖角豎起來,整個的第一印象,兇悍,彪悍,強悍!充滿了暴力美學的驚人魅力!

“這才叫男人味!”要論工業時代的機械魅力,在未來時空或許能見到,但絕對不如這年頭煙囪林立,濃煙滾滾,巨大的齒輪和粗壯的大炮碾碎大地的蒸汽朋克範兒更令男人熱血澎湃,趕上一回,朱斌哪能不激動啊!

特斯拉揮手開啟玻璃罩子,用手杖敲敲戰甲外殼,得意的介紹:“這是我設計的一種泛用性機動戰甲系統!能夠讓使用者全身隱藏嵌入的人形結構,高強度輕質合金關節,擬人神經單元分散式處理網路內嵌,外部覆蓋玄武岩纖維裝甲護盾,多用途武器掛載平臺,最關鍵的,是我把無線傳電終端系統,小型化了!”

………………………

第448章 泛用戰甲(二)

………………………。。

單兵機動鎧甲類的武器裝備,外形不是問題,結構聯動不是問題,運轉速度不是問題,最大的麻煩,是能源。'kan''shu''ba'

沒有足夠強大的能源輸出,就沒有足夠的動力支援至少幾百公斤重乃至數噸重的機體運作,那就是一坨不能動的廢鐵,還不如便宜的坦克或者裝甲車,只有在保證跟人一樣的靈活性前提下,擁有不弱於裝甲車的防禦能力和靈活多變的攻擊武器,戰場生存能力更高,地形適應性更強,應用更廣泛,戰鬥效能給高,才算合格。

這種東西,即便是在星際時代,也沒人敢說搞得合適了。儘管那時候的氫電池已經很強大,弱輻射微型核反應堆很普遍,但要想搞出“鋼鐵俠”那種水準的戰鬥衣,能上天入地下海出入青冥,還能抗坦克大炮飛機閃電冷凍烈火,難,太難!那麼一身的價格,不如造一艘飛船。

朱斌要搞這玩意,可是費力不少。第一代的單兵戰甲重達200多公斤,經過刺激強化的特種戰士才能使用,但作戰持久力不足,且只能硬抗20mm機關炮,遇到37戰防炮就得小心,用厚重的複合裝甲盾遮擋才能保證安全,但一旦遭到大炮轟擊,就要完蛋。

這樣的東西是沒法普及的,各方面資料都不能令人滿意,所以朱斌沒有多造,轉而開發更新一代自主能源強化戰甲系統,特斯拉這種,明顯是成功的典範!

特斯拉把戰甲整個懸吊起來拉到近前,從其背後開啟戰術負載模組,在至少100mm厚的複合裝甲層內部。一具只有枕頭大小的薄薄電源模組顯露出來。

“這是我設計的無線能源和智慧處理合成單元,透過頭部的複合天線,可以接收從遠端傳遞的高效電能,驅動戰甲內部的電磁關節引擎工作,並維持通訊、雷達、照明、夜視等電子系統的工作。只要不超出電力傳輸半徑,就不必擔心運轉。”

這意味著,只要有特斯拉電塔的地方,此種戰甲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不必擔心電能損耗限制作戰時間。

朱斌果斷震驚了。這種構想,大概只有大神先生才想得出並做得到吧?他的無線傳電系統如今是越做越大,越做越靈活,從原來的陸地系統、幾十公里,現在已經可以上船、上平臺,傳遞數百公里,目前正在進行的專案。是在大型運輸機上建立傳電中心,從空中對地補充……他老人家大概早都想過了這種空地一起能量傳遞技術了吧?

顯然沒有猜錯!特斯拉貌似遺憾的慨嘆:“如果能完成我們的天基平臺,那麼從太空往地面傳輸的話,覆蓋範圍將是全球性、無死角的,甚至支援超大規模的作戰電力平臺也可以。太空中的發電系統,可以做的無限大……。”

他倒是不折騰電離層了,那玩意太危險也太不好控制,弄不利索就是電磁風暴,損人不利己的勾當,又沒個準頭。對大氣環境破壞嚴重,作為和平的科學家,不能亂來不是?

朱斌差點傻逼了。自己還是太小看了大神的創造力啊!尼瑪,從太空往下傳電,到時候豈不是巨大無比的戰甲和全電推武器就能橫行全球了?到時候都根本不用考慮戰場油料補給問題了,有能源,有一切!

“不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