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把導彈多加兩截,發射到全球各個地方那不是太難實現的問題,如今在航天實驗室中,相關研究和資料計算都完成,只等著新的火箭體建造出來,就能運送大型衛星和空間艙上太空。
但要把一支穿著單兵戰甲的重型突擊隊送入幾千幾萬公里外的各國境內,還要去突襲他們的核心秘密研究機構,那跟強攻一個國家沒啥區別的難度。除非,他們的運輸工具既有洲際導彈的航程,又有重型轟炸機的運輸能力,還有空中坦克的低空火力支援,更得有救生船的隱身水平,還得有直升機的垂直懸停和人員收放……需要的技術條件不是一般的多!
滿打滿算,好像只有他的飛船重新造出來之後,才可能有這樣的能力。
瑟琳娜挺身起來,淡淡的道:“你最近不太關心技術研究進展了,其實特斯拉先生帶領的團隊已經解決了許多關鍵問題,相信不久之後就能看到成果。”
朱斌立刻坐不住了。他做夢都想著把自家的飛船重新造出來,只要手裡握著一艘能夠上天入地下海的強大飛船,他才能真正覺得安全。但就以當前的技術條件,想實現這夢想何其難也!
現在,瑟琳娜居然說有門,他什麼都顧不上管了,丟下一堆工作讓她去具體安排人辦理,毫不猶豫停止喝著下午茶曬太陽這一奢侈的消遣,一溜煙的直奔特斯拉的專用實驗室。
有日子不見,特斯拉大神風采依然,彷彿回到了三四十歲最富有創造力的年紀,被修復一新的身體吃嘛嘛香,腰桿子整天挺得跟背後插了旗杆似的。
一看朱斌風風火火的來了,先彬彬有禮的打招呼:“喔,我親愛的老闆,您今天怎麼有空來這裡?”
朱斌顧不上客套,跟他擁抱完了之後,立刻瞪大眼珠子滿實驗室踅摸,試圖從成百上千的各種模型和零件中找出自己最想要的玩意來。
特斯拉年老成精,很清楚這傢伙心裡最關心的是什麼,畢竟他可是極少數幾根有資格知道飛船存在的科學家,並親自參與了整個的全新設計工作,當下笑眯眯的用手杖從一堆東西里扒拉出一樣來。
朱斌眼前一亮,立馬撲過去抱起來,前後上下一頓打量,驚喜的叫道:“我們可以製造這東西了!?”
那赫然是一個長約一米的飛行器模型。與一般尖頭流線型機體不同,這飛行器的結構外觀略顯笨拙,鼓鼓脹脹的主體稜角分明,頭部微微下彎,但也是四方四角的金屬結構,看不出任何減少風阻的設計。
而兩側的機翼也異常的厚重,在兩端各設計了一具大型旋翼引擎,但詭異的是,引擎的下方是帶有噴口的結構。
在飛行器的尾巴,則是兩個粗壯的引擎結構,噴口的尺寸,估計能比一個人還高。
朱斌按照尺寸估算了一下,這傢伙起碼有三十多米長,跟一架四引擎重型轟炸機差不多,如果結構上大量採用厚實的高強度合金或者超強纖維材料,就能在保證空重不超過50噸的情況下,擁有105以下防空炮都無法打穿的堅固軀殼。
如果滿載一個戰術小隊的裝甲戰士和輔助武器,加上能飛行一萬公里的染料,最大起飛重量搞不好會超過八十噸,甚至一百噸!
這麼大的重量,這麼不考慮氣動佈局的結構,光靠兩個大旋翼和推進器,能行麼?
朱斌知道特斯拉喜歡先誇口忽悠人再拿出東西,不過在自己這裡什麼都有,他沒必要那麼做吧?
特斯拉被他懷疑的目光看的心頭冒火,用手杖“噹噹”敲打著模型,揚起下巴自信的道:“請你不要做任何的懷疑,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建造他。您瞧,這是我們新研製成功的全封閉式微型核裂變反應堆,來自於可愛的機器人瓦力動力核心的復造品。”
模型的頂蓋被開啟,朱斌一眼看到了微縮的結構。從瓦力身上拆出來的微型反應堆,在不缺少材料的研發團隊兩年的折騰下總算複製出來。體積自然要比原型要大不小,想直接安裝在五米高的機動戰甲裡有點佔地方,但塞在巨大的飛行器裡,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特斯拉不無遺憾的嘆道:“可惜輸出功率還有點低,不適用潛艇和戰艦主能源,更大的還需要一段時間。”
“恐怕就算帶動著兩個旋翼也有困難吧?”朱斌可是清楚,這等十幾米長的大旋翼,沒個幾千千瓦根本帶不動,看尺寸,也就比“海鷹”那倆大了一點嘛。
特斯拉搖搖頭:“單純帶動還是沒有問題的。但並不足以驅動整架飛行器。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反重力發生器、外層電磁屏障發生器和電磁武器系統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