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部分(1 / 4)

小說:民國之鋼鐵狂潮 作者:水王

兩艘戰列艦的主炮反應實在太遲鈍了,就算發現目標,調整各種諸元重新裝填炮彈和發shè藥,那也要一分鐘才能搞定,而對方一分鐘時間,又能跑出多遠呢?拐彎是不夠的,但前進一公里卻一點問題都沒有,因此,必須分秒必爭啊!。。

但副炮就好多了,無論是“大和號”的155mm,還是“駿河號”的140mm亦或者是重巡艦的203mm,最慢也有每分鐘6發的shè速,高的十幾發,因此敵艦座標第一時間發過去後,半分鐘不到的功夫,本來就大約瞄準的艦炮搶先開火!

半分鐘,在艦炮對shè中簡直是不止一次的間隔,但在朱斌的“瀛洲號”的智慧系統處理中。卻是以千倍計算的單位,一眨眼功夫,一系列的反應立即出籠!

望著天空還沒有隱去的閃光,朱斌淡定的道:“我們已經被發現了,很好,立即啟動艦炮戰術偵查反擊系統!”

十分新鮮的名詞。其實內容不復雜,就是利用先進的雷達裝置,把對方從準備到瞄準到發shè,針對不同距離上,無論單發還是齊shè,彈道軌跡,jīng度偏移,速度和末端動能等等一系列的資料蒐集,形成一整套的資料庫。然後針對xìng的作出戰術反擊動作。

比如說,現在的“大和號”在直線距離14400米上,相對角度43,以三座主炮塔兩座主炮塔瞄準發shè,一發試shè出膛後的初始速度,彈道弧度,末端速度,判斷出其命中可能xìng。決定是否主動應對。

如此簡單的反炮擊雷達裝置在陸軍是不容易使用的,因為剛開始研究出來的傢伙個頭太大。而前期的戰艦上也沒有來的及裝備,遠洋艦隊的系列新式戰艦才開始真正全部配備使用。

當然具體到“瀛洲號”這等武力強大的傢伙上,就不只是那麼簡單的功能了,全面的雷達系統和無人隱身偵查機的存在,可以清楚的蒐集到rì艦的各種戰術動作資料,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直接判定出其發shè炮彈的命中機會,如果散佈過大不會擊中或者近失,就不用去管,如果判斷有危險,那就採取主動攔截!

直接攔截大口徑炮彈!

這等超越時代的技術恐怕是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哪怕是二三十公里的間距,一噸重的炮彈末端速度也有11。5馬赫,憑著人的肉眼根本沒法瞄準,更不要說去阻截。

就算能看到,你又能如何?一噸重的鋼鐵坨子,普通近防炮彈打上去跟撓癢癢差不多,在連飛機都不一定能打中的年代,這種事兒簡直是跟神仙傳說一樣的不可思議。

朱斌卻認為這理所當然應該發生的事情。星際時代的戰鬥,沒有低速武器,電磁炮都是超過第三宇宙速度為起點的,阻力幾乎沒有的太空中,能搞亞光速動能攻擊都算戰列艦級別的合格裝備,慢吞吞的音速級別那是導彈才幹的事情!

裝甲薄弱外殼太薄的巡洋艦以下各種艦艇,只能靠對方打不到的距離上保證攻擊命中率和殺傷xìng能才能有存活可能,扛不住這年頭的戰列艦炮彈,在朱斌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只不過,他沒辦法給驅逐艦都裝上小型化的核動力引擎,強化定向電磁力盾也就無從談起。“瀛洲級”的體格卻是勉強合適的,所以明明兩座50wm反應堆就能夠用的情況下,他依然堅定不移的弄了三座上去,目的就是保證電力供應雖然其實高能供電來自於先進而龐大的電池組。

也就是說,在他看來,被這年頭的戰艦搞沉,或者飛機炸沉這種事兒,不可接受!

命令發出,雷達員信手一點,側面大螢幕立刻分出半截來,微縮景觀下的攻擊rì艦立刻渾身佈滿了各種橫七豎八的線路,當右側重巡艦和兩艘戰列艦的副炮一起開火時,交叉的線路節點上一瞬間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資料!

得虧他cāo作的螢幕夠大!而智慧戰術系統的處理能力夠強!rì軍炮彈飛行的出發短短十幾秒鐘裡,各種模擬彈道彩sè虛線就提前划向中間的“瀛洲號”,並隨著快速的逼進不斷的修正!

另一邊,炮手同時共享修正過的彈道和資料,各種複雜到令人眼暈的瞬變資料瘋狂的寫入戰艦zhongyāng處理單元內,而他所需要關心的,只是那些可能造成威脅的紅sè亮點旁邊,不斷變化的擊中機率!

驀地!一個亮點驟然變為深紅,同時刺耳的jǐng告蜂鳴聲響徹指揮中心,脆斷有力的告jǐng聲提醒:“jǐng告!一發155mm炮彈命中機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不等聲音唸完的,順位的防禦官面前完全不同的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