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偶爾有離著幾百米的炮彈爆炸,朱斌對老前輩們仍舊一副雲淡風輕的表情:“諸位且放寬心,小鬼子沒那種運氣,放在這兒他們也打不中。”
將近四十公里的距離上,沒有智慧火控那種逆天的能力。和先進好多代的火炮系統,艦體姿態穩定控制協調能力,那炮彈飛過來,差了十萬八千里,所謂的瞄準了打擊根本就是笑話,倒是不瞄準的胡亂發射,指不定還能蒙準一次。
可就算對方打不中,咱們可是能打中他們呀。為何不先下手為強?想想在四十公里外不斷的命中,多爽啊!
朱斌搖頭:“命中率太低。浪費彈藥嚴重!咱們的炮彈成本比他們高好幾倍,那不是大風颳來的錢,得省著點兒花!”
陳少寬一聽這個差點氣樂了,你小子說省錢?誰信啊!自從朱家軍成立以來,就沒見過那一場仗不是拿錢拿裝備砸人的。看看東北的百萬關東軍是怎麼敗亡的?那不都是連續小一年活生生用無窮無盡的彈藥給炸死的?
再說了,真要說節省。剛才完全都可以用反艦導彈幹掉對方,那用昂貴的子母導彈打飛機的勾當就更別提了……陳少寬卻是知道,導彈的昂貴程度,令人髮指。
朱斌其實就是懶得費嘴解釋而已。跟這幫老先生從頭到尾的講先進戰爭,那得累死他。不如糊弄過去拉倒。
於是不少位還真就把這話當實誠的了。想想也是啊,咱們能提前判斷他們能不能打中,以“崑崙級”的速度完全可以躲避開,那麼抵近了不是更好?巨炮身管的壽命可不是很長,炮彈數量也是有限的。
很奇怪的現象就在戰場上出現了!“崑崙山號”頂著越來越精準的炮火,快速向前弧線逼進,六艘聯軍主力艦也同樣交錯並行,與其三艘戰艦在海上成“八字”形狀交叉,一邊齊射轟擊,一邊彼此接觸。總體看上去,好像朱斌昏了頭,忘了自己有超遠端打擊能力一樣。
“或許是,他們能夠打超遠端的精準炮彈,數量不是很多的緣故吧!畢竟想要取得那樣逆天的成績,必須付出極其高昂的技術代價也說不定。”
一直不樂意承認中國人技術水平高的英美兩國洋鬼子,在心裡如此的安慰自己,並看著對方的戰艦越來越近,心裡頭那興奮是越來越高!
來吧!再近點!再近點!大爺們就能狠狠的教訓你這該死的黃皮猴子!
六艘主力艦組成的阿爾法編隊,炮管子數量比僅僅兩艘的朱斌這邊大三倍,口徑什麼的且不提,只要逼進到三十公里,所有的炮都可以開火,那時候,加起來五六十門的大炮齊射,命中率將會變得十分可觀!兩次命中一發,不過分吧?那時候,就等著看好戲了!
主力艦不停地轟炸,爆響橫掃海面,天上的飛機也不閒著,繼續跟蒼蠅似的時不時撲下來企圖撿便宜、投彈,結果都被精準的高射炮給一次次的打回去,他們卻樂此不疲,指望這樣能不斷的消耗其人力,打亂指揮。
同時,阿爾法編隊的護航艦艇首先接近,不靠譜的驅逐艦比較小心的避開到二十公里外遊蕩,自恃有點本錢的巡洋艦則威逼過來,一邊用主炮開火,一邊釋放成群的魚雷,打算拔個頭籌。
這一搞,跟捅了馬蜂窩似的!
“崑崙山號”上一直沉默的四座203mm副炮忽然發言了,空曠的甲板上,毫不客氣佔據前後兩側位置相對而設的四座炮塔,個頭比其他各艦的所有副炮都大出一圈兒,那六十倍的身管揚起來,也足以讓人渾身顫抖!
茫然不知被頂上的聯軍巡洋艦才跑到十五公里左右的地方。炮塔忽然就毫不客氣的開火,令人驚歎的每分鐘12發每炮形成了密集的彈雨,一口氣功夫,兩艘巡洋艦被打個正著,爆炸起火!
“法科!謝特!該死的中國佬,他們到底是怎麼把那麼大的副炮裝上去的?!”
經驗豐富的海軍將官從發射特徵和爆炸形成水柱大小。基本能判斷炮彈的口徑,被炸的艦船更是親身感受,那完全不同的威力讓他們一個個忍不住失聲大罵!
203mm口徑的大炮,那都是重型巡洋艦的標誌性裝備,承載的艦體少說也有一萬五六千噸,對方卻只是當做副炮,難道他們不嫌甲板上太擁擠了嘛?就不怕跟主炮相互串擾影響發射效果?
這是沒有看清楚“崑崙山號”的佈局情況下的判斷。如果他們知道,這種超級戰艦的主炮塔看上去跟“泰山級”的差不多大,甚至炮管子都一樣粗。真不知道該是什麼表情……就那麼點兒升級,你犯得著弄那麼大噸位的排水量麼?!足足大了一半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