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的智慧攔截型號外,作為戰略攻擊力量的中程導彈首先得到戰鬥部更新,新裝的分導彈頭保證一條可以攻擊至少六個到12個目標!
朱斌跟一幫子愛好和平的科學家大神們一再保證不使用原子彈,可次聲波彈,殺傷威力其實又小到哪裡去了?甚至殘忍方面猶有過之!
其次響應的,是擔任遠端戰略轟炸任務的戰略轟炸機群,清一色四引擎大型轟炸機調集了足足上百架,分別從華中、華東迅速向華南匯聚。一部分奔向海南島增加第三戰區的打擊厚度,其餘的則分別挺進南寧和昆明。
這些大傢伙。合起夥來的一次彈藥投放量就高達兩千噸!若是使用威力更高的大型雲爆彈、空爆子母彈又或者鋁熱劑燃燒的、凝固汽油彈,那完全可以一個波次摧毀幾座城市!並且轟炸過後,幾乎不會剩下活人!
為他們配屬的大量大威力專用彈藥,精確對地攻擊彈藥,成車成船的從長江沿線兵工廠源源不斷的生產並運輸出來,分別沿著成昆鐵路、西南大動脈滾滾而來。甚至數百架大大小小的運輸機也跟著忙碌起來,丟下其他的運輸任務,對此優先準備!
第三波相應的,是一支待命不用的“龍捲風”超遠端火箭炮叢集。原本在第三戰區的正面,已經各自擺上兩個團的編制。預備給大規模進攻之敵迎頭痛擊的。這次,朱斌又把擺在東南方位東海的兩個團也拉過來,並特別交代,為他們配備上中子彈和次聲波彈戰鬥部,以及縱火、化學殺傷等秘密彈頭……。
第四波,是三輛六門280mm列車炮!
經過長達五六年的不斷改進和技術升級,這純正德國血統的艦炮已經完全改頭換面,除了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底凹增程彈、底排增程彈、炮射導彈等新彈頭外,更增加了炮射次聲波彈、中子彈等大殺器,配合上劉公島炮臺實驗定型的電磁重接加速裝置,射程直奔二百公里去,並且精度完全能夠保證不偏離出一個村莊大小,妥妥的指哪打哪!
再有響應的,便是六架“空中炮艇”、十架“空中坦克”和多達三十六架jf…2“天鷹”噴氣式攻擊機!
前兩者不說,已經成為中國部隊進行地面作戰的常規助力,世界各國文明已久,並深受其害。關鍵是“天鷹”攻擊機,可說是首次亮相!
在第一代“飛龍”噴氣式戰機研製的同時,自然也沒有忘了配屬的艦載攻擊機,但因為戰爭提前爆發的緣故,稍微滯後一些的研製工作一拖再拖,後來朱斌下令,乾脆放緩,集中精力完善“飛龍”戰機的研製生產,滿足海軍航空兵的配備,再來攻關。
因此就導致了“天鷹”攻擊機落後一年多出世,不過好處是,等到了特斯拉牽頭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成功的把加力燃燒技術跟成熟的噴氣發動機結合起來,並發展出的第一代渦扇發動機,效能有更進一步提升。該機型的出力從原來的45。3千牛,加力燃燒可達到72千牛,足以讓戰機輕鬆突破音障,並且載彈最高達到6噸的情況下,取得升限14400米、航程3800公里的良好資料!
其優異的氣動外形和堅固的機體結構,保證可以機翼不經摺疊直接上艦,且爬升速度、機動能力完全可以跟當今世界最好的螺旋槳戰鬥機周旋而不落下風,甚至也可以以防衛空空格鬥彈把對方輕鬆幹下來。
採用高強度合金骨架製造的機體,擁有六個多用途外掛點。最大可掛載6噸炸彈、導彈等武器,機首的三管25mm機炮,載彈350發,足以支撐一次空戰或者對地支援打擊。可說是兼顧到了目前朱家軍最高科技之大成的種種前沿武器技術,跟之前的各個機型一樣,可以從路基、海基等多方面部署。一旦形成戰鬥力,那對於全球的各國,將是碾壓式的威懾!
原本,這種攻擊機是要等排水量空前巨大的新一代航母服役後,作為艦載機一併投入使用的,朱斌今天這麼一折騰,只能提前拉出來亮相,甚至動作太過匆忙,塗裝都沒來得及更改。
大型打擊裝備蜂擁而至之外。更少不了專門跟著朱斌幹好事兒的特種部隊力量。由三十多名生化改造超級戰士、三十來名裝甲戰士為核心,一艘潛水航母為載體,十幾架“海鷹”重型武裝直升機為支點,組成超常規戰略攻擊尖鋒力量,一向遊離在各個常規戰區武備之外的強大戰鬥群體,也隨之調動。
自然,也不能少了全球高能武器干涉行動大隊的存在,本身“大嘴鸚鵡”就一直跟著朱斌東奔西走的。現在好了,直接全體到齊。
除此之外。一直在太平洋上轉悠巡邏的東海艦隊臨時授命,從當前的駐錨地關島出發,趕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