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分隊各自瞅準了一片空域,或爬升,或俯衝,或左右開花,**辣的綻放開來!
在杜立特的對面,赫然是從中央空軍那邊調過來的中國空戰精英,高志航!同樣是頂著上校軍銜的他,其實幹的是空軍師長的活兒,不過這次也極力爭取上了一線,為的就是補上以前沒能或者少參與的大規模空戰,實現夙願!
當看到前方導彈攻擊意外失利的場景,他似乎並不多麼機動,穩健許多的臉龐上浮現出淡淡的蔑視,輕聲喝令:“繼續預定攻擊策略!開始空中電子干擾!”
預警機立即幹活兒,熟練地切斷進攻機群的無線通訊,美軍機群卻並沒有見到多少騷動,想來他們都已經習慣了的。。。。。。。而原本就順著導彈軌跡高速俯衝撲擊的虎鯊、飛龍戰機,則以雙機編隊的方式獵鷹一般昂然撲入紛亂的空域。機炮掃蕩,戰成一團!
看著悍不畏死、速度大增的美軍戰機兇悍的迎頭而上,中了重機槍掃射輕易都不逃遁,高志航冷冷一笑:“哼!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你們的飛機多,還是我們的噴氣式戰機殺敵快!”
開戰之前。空軍曾經做過一次嚴謹的論證,中國的戰機產量,再怎麼搞技術暴兵,想要超過百年老牌工業帝國的英美日法聯軍,沒有個三五年的高速倍增,是不可能做到的。
僅以現在來說,哪怕放低了要求,減少戰機壽命,中國一年造戰機也就是一萬來架撐死了。這還包括至少十幾個機型的總數。反觀美國,僅僅是開始動員不到一年時間,他們的生產量就達到了驚人的四萬架以上!這也就是日本工業給摧毀了,若不然,加上他們,恐怕在1941年的中後期,中國要面對每年七萬架以上的敵機產量!
即便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用到了對德國的戰場。那麼攤到中國來,起碼也要一打三甚至一打四的格局。若再加上工業能力爆棚的蘇俄。極可能要達到九萬架的嚇人數字!
拼數量,無論如何不可能。那麼以質量對數量,如何?
幾次驗證,證明了不需要擔心。空軍曾經模擬過,用1千架、兩個波次的敵機來襲,僅僅以兩百架噴氣式戰機迎戰。每次出動四十八架………預警機最大指揮數量,每次以導彈擊落一百架以上的敵機。
最終計算下來,在提前一千公里探測到敵機的情況下,用二百架噴氣式戰機零打碎敲的幹掉沒有導彈的敵機,在他們完全逼進國土防線前。是可以成功的!
條件是,地勤方面必須保證全速運轉,每一個波次出征的戰機回來,都能在一小時內得到完整的檢修和維護,這看上去……有點緊張啊!
但戰爭沒有如果,遇上了這樣的局面,就不能再做別的考慮。就像今天一般,數量少,第三戰區已經不落下風,那麼當導彈殺傷失敗時,大量的“飛鯊”戰機被纏住的情況下,效能超出的“飛龍”、“虎鯊”,就必須承擔起多波次、高效率反覆出征打擊敵人的重任!
隨著高志航的命令下達,本來控制在亞音速飛行的“飛龍”機群齊齊暴走,驟然加速攀升至高空,一直突破音障後向下俯衝,從超過一千公里的高速度上,遠距離的鎖定目標,三管機炮突突突的急速噴射,區區350發載彈不過十幾個長點射就打得精光。
取得的成果是,攔在他們前面的敵機,至少被幹掉了四架!甚至有些,幹下來六架,也不稀奇!
每一個攔截空中機群裡,“飛龍”戰機數量都不超過24架,一波打完,沒有幾分鐘,二話不說立即加速返航,一路狂奔的回去重新裝彈,再次出擊!
但局勢卻似乎朝著戰術成功的聯軍傾斜!
戰鬥機全部閃開後,杜立特的轟炸機核心編隊,體型龐大的b…29轟炸機一邊向高空攀升,一邊時不時的往下丟誘導火箭彈,看到一次次的導彈攻擊命中假目標,他不由歡快的大笑起來,這種令人愉悅的感受,是很久都沒有體會到的了!
寧明,31軍前指,朱斌從衛星和預警機轉播訊號中,看到了各個空域的奇怪變化,當時愣了一下,繼而捏著下巴嘿嘿笑道:“有點意思了!光是一邊倒的折騰,老子沒什麼快感,現在才像那麼回事!美國佬,很知道配合嘛!”
這是什麼話?一旁的白崇禧聽得差點翻白眼,合著你朱大老闆原來是嫌敵人不夠強大,打起來不過癮是怎麼著?當真以為天上的小夥子們不拼命啊?不知道這裡為了加強防禦,避免被轟炸,上上下下多少人操碎了心跑斷了腿身體差點都累毀麼?簡直是……不知道怎麼形容了。
不由有些生氣的提醒:“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我認為